矽谷目前新兴的两大亚裔移民群体就是印度裔及华裔,这两个族裔近年因矽谷高科技的发展蜂拥而来。这里好校区的房屋都是以华印裔买家为多数,之中还不乏现金买家,财力雄厚让白人都对他们刮目相看。在学业成绩上,名列前茅者也不乏是印度学生及华裔学生在相互竞争。在今年刚公布的Intel科学奖入围者名单中,矽谷几乎所有入围的得奖学生不是印裔就是华裔学生。
从中受惠
因此附近的印度巴刹(bazaar)、餐厅、服饰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林立,间接也让我们这里来自多元种族国家的马来西亚移民从中受惠。每走一段路就可以喝到印度拉茶(madras tea)、吃印度比利亚尼饭(biryani),或者买到更新鲜和便宜的食材及咖哩香料等。虽然,印度人大批移民来美也是这二、三十年的事,但是相较起有超过百年移民史的华人来说,在各行各业的表现不仅可以媲美华人,甚至有超越华人的现象。就像最近的微软公司毅然聘用了印裔总裁SatyaNadella,引起了主流媒体的争相评论印度势力的崛起。美国彭博社更直接罗列出,其他国际企业如百事可乐、万事达信用卡、云端公司Nimble Storage,甚至是半导体晶片制造厂GlobalFoundries的执行总裁都是印度出生的印裔移民。因此,媒体把这一些印裔总裁们称之为国际企业中的“印度俱乐部”
(Indian Club)。显然的,印度人比华裔更能突破职场上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其意思是说因为肤色或族裔等原因,在职场上形成了一道可望不可及的无形阻隔,而无法晋升到高阶层管理。
印度裔竞选州长
除了科技业和国际企业,在政坛上,印度裔Neel Kashkari宣布竞选州长一席,连代表矽谷的国会议员候选人也冒出了一名37岁的印度裔RoKhanna,让华人社群开始议论纷纷。有华裔社区的领袖就认为,因为印度人来自英语系国家,也熟悉民主制度的操作,在自我表达上以较无语言的障碍,更能表达自己。华人因传统价值观的束缚,相对比较内敛、自谦及客气。但是,对于主流社会来说,印度裔或华裔在他们眼中就是亚裔群体,之中或有些不同,但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对下一代教育的极度重视,以及注重家庭伦理关系。
人才辈出
每每得悉某某印度人又当上了大公司主管、印度小孩考上常春藤大学等人才辈出的消息时,我都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父亲常对我说,以前高中(High School)毕业时出了哪些医术高明的印度医生、口才伶俐的律师等等。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当我看见矽谷这些杰出的印度人时,就会常常想起家乡的印度人,是不是还在开麻麻档和做园丘工作?还是和矽谷的印度人一样,一个个都出人头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