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旮旯时光:迷城故事

$
0
0
马来西亚是我多次游览的地方,80年代末,当我的人生跌落情绪的深谷时,我曾经携妻牵儿,来到这大后方,安放我漂泊的灵魂,寻觅生命的一丝曙光,我怎能忘记就在香港,当我被作为一颗报废的螺丝钉飞抛在社会黑暗角落时,是这儿的文友接纳了我,当年马华作协会长孟沙让我在《南洋商报》的礼堂演讲,尽管讲得那么生硬,依然爆发了来自80双手的掌声。忘不了也是诗人的孟沙给了我极为喜欢的“不易动情,不易忘情”的评语,而我给他写了〈赤裸而来,空手而去〉的诗序,都成了我最为喜欢的短语。忘不了马来西亚的槟城、怡保、吉隆坡、怀旧歌厅……留下了不知多少次的足迹,成为我长篇小说《迷城》背景取景的地方,一些人物,印象太深,也都成为我小说里的模特儿。 没有满意之作 我在90年代初写长篇《迷城》(在《澳门日报》连载时的初名是《魂断槟城》,那是因为我喜欢了德国托马斯的长篇《魂断威尼斯》的象征手法,也受了些影响,向他致敬),1996年3月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出版单行本。我迄今仍无什么满意之作,只是在我已经出版的书中,我偏爱此部,因为它不是单纯的爱情小说,“关于本书”该书封底折页简介是这么写的:“这是一次长篇创作新尝试。作者着意运用了感伤、优美、抒情的散文诗笔触,使作品充满了迷惘朦胧的情调和似梦如画的色彩。虽以爱情为线,却又大量、层出不穷的意象、幻觉、象征穿插其中,融入了对人生、人性、文学、艺术、生死、价值观念、新旧时代的精堪见解,一反世俗爱情小说的传统模式,不失为一部小说化了的文学艺术沉思录。其文字精致,意蕴丰富,余韵袅袅,全书掩卷,令人低回深思不已。 虚构的世界 朋友说,他认为我的”代表作“是《暗角》(长篇),我说,我的”代表作“或”最满意的“还没出世!不过自己偏爱《迷城》而已。 今年10月,可能又有吉隆坡之行,我们又会怀旧一番。写小说的人很痴,就像演员演戏很入戏一样,戏完了,人仍无法抽离戏里的场景:我虚拟了《迷城》故事,自成一个虚构的世界,可怕的是,我一直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世界,无法走出来,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有篇就文章相当怀旧,那就是《怀旧歌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