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在印尼曾经被冻结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印尼在军事强人前总统苏哈多执政的32年期间,对中华文化包括华文的禁锢,造成多少华裔子弟成了中华文盲,历史的沧桑迫使中华文化在印尼断层了整整32年———
印尼,地跨赤道,是属千岛之国,同时也是拥有多元民族文化气息的国家。
而棉兰,其地理位置于苏门答腊岛的北部,对于华文文学来说,棉兰也是属于印华文学的重地之一。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在印尼曾经被冻结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印尼在军事强人前总统苏哈多执政的32年期间,对中华文化包括华文的禁锢,造成多少华裔子弟成了中华文盲,历史的沧桑迫使中华文化在印尼断层了整整32年。
血腥的政变
1998年,印尼遭遇了一场血腥的政变,在这场充满严峻考验的改革之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继承者在强大的改革力之下实行改革开放,解除了前朝的禁锢,中华文化以及华文从此得以重见光明,随着全世界的汉化流,全国兴起一股学习华文的热潮!
华文在未遭到禁锢之前,估计全印尼已有一千多间华校,随着禁令的开始,所有华校被禁锢了,当然,华文报章也同时被关闭了!
面临中华文化的传承危机,印尼华裔无奈接受了新的同化政策,开始在漫长曲折的禁锢期间,作出了选择。华人善于经商管理,首先适应了经济领域,为了生存而打下了经济基础,同时也为印尼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开办地下教学
其次在于语言适应,和中华文化的继承,满腔热血并不惧于禁令,和盲目的认同。一些资深的老师们开始开办了地下教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就是所谓前朝禁令中的漏洞。显然,在苏哈多治政期间,严禁华文的政策其实也未达到百分之百的预期目的!
自开放以后,印尼教育部从新拟订往后的教学计划中,并逐步在全国80个城市的千所国民高中学校和大学开办汉语选修课。汉语终于成为了一种供印尼学生选择学习的外语之一!
中国如今强大了,经济商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拓展,印尼政府如今也正提升印尼学生掌握华文的能力,以应中国在世界崛起后,对认识中华文化及掌握华语人才的需求。提升华文教育在印尼,不仅带来强度的商机,也促进印尼与使用汉语地区的经贸关系,使中华文化,中华文学在曾经沧海的士地上从新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兴办中文报章
当中华文化在长时间的冬眠之后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印尼老一辈的教师们,新一辈的华裔儒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开始寻求明确的出路,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兴办华报,以华文媒体作为文化传播,是刻不容缓的使命!其目的当然就是希望引发年轻的一代华裔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从新把它融入到印尼华人的血液中。
在推广文化的活动中,办报是一种睿智,报上刊登了无数中华经典的文化与优秀哲学,不仅为印尼的中华文化带来生机,也为生长于斯的华裔子弟从新认识了儒家的思想,特别是对于中华文化中的许多哲理,善于利用,作为求取知识的指示,将之成为往后生活中的指南。
华文媒体的出现,对于印尼的华社起了一种鼓舞与重大的影响力,对于爱好文学之者更加欣喜若狂,因为,在若干年的等待之后,老园丁们终于有了一片开拓的园地,爱好者纷纷出来耕耘,洒下了无数精神粮食上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