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的身体有10%不足,但其余的90%依然可正常操作。”这种残而不废的精神确实令人钦佩。他们并没有因身体上的残缺而对自己的生命失去希望,而是借着无比的毅力和勇气,使得生命散发出永恒的光辉。
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必须被尊重。残疾人士也有就业能力,在职场上他们也需要被尊重和获得肯定。一个身体有残缺的人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持生计,单是这一点,不就足以激发人心吗?
互相了解融洽相处
美门残障关怀基金会于2012年设立就业网站okujobs.com,主要是提供公司或企业界作为聘请残疾人士的管道,以及残疾人士觅职的一个共同平台。
美门残障关怀基金会就业助理李宜庭表示,该就业网站的运作是让公司更新他们的空缺职位和简介,并跟进有关受聘者的申请进度。至于申请者,他们将被添加到有关公司的名单内,以跟进自己的工作申请情况、呈交个人履历表及更新自己的个人资料。
目前,该就业网站约有20家公司加入,拥有超过700名注册者,其中有逾200名选择不同的工作,成功获聘的约有150名。网站提供的工作包括文书行政、会计、厂工、接线员、激励讲师等等。
“起初,加入的公司不多,所提供的工作也不多。自设立就业网站以来,我们不断地与各公司企业的雇主洽谈,希望为残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今我们已看到不错的成效。”
她指出,基本上,大部分会上网找工作的残疾人士都具备相当的教育程度,特别是肢体残疾者。当中有些会选择在家工作,因为他们擅长利用网络的便利,可以轻易地胜任在线工作。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对于一些有工作能力却不愿工作的残友,我们会说服他们参加残疾就业辅导课程,借此开导他们勇敢踏入职场。”
助应对职场生活
残疾就业辅导课程于去年开办。每个月一次的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情商管理、压力调适管理、时间管理与自律、自信的沟通等等,教导和帮助学员适应和应对职场生活。
该课程一班约有30人,除了讲师授课外,他们也会分小组,互相分享职场上的经历和心得,以达到激励的效果。课程的媒介语是华语和英语,适合失明者和肢体残疾者参加;由于目前缺乏手语翻译员,所以他们暂时无法为聋哑人士开班。
在帮助残疾人士就业方面,主要是由有关负责人与雇主进行洽谈,并按照雇主所要求的条件挑选适当人选。
“有些雇主很热心要聘用残疾人士,却对他们不了解,对此我们会耐心的给予解释。一般上,我们会先了解有关公司的地点和设施。比如,办公室是在楼上或楼下?在楼上的话,坐轮椅的残友就不适合了。
另外,工作性质是什么?文书的话,需要通电话吗?需要的话,聋哑人士就没机会了,他们比较适合数据输入的工作。”
“其中也有一些大型公司愿意聘请坐轮椅的残疾人士,我们会建议他们必须有‘无障碍’设备。有些雇主担心他们一开始无法适应,会在试用期间安排交通载送上下班;一旦适应后,便会安排他们入住员工宿舍。”
薪资和福利
她时常向雇主们强调,残疾人士与其他大马人民所得的薪资和福利是一样的,不要视他们为外劳或廉价劳工。与普通人一样,他们每日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最低薪金是900令吉以上。无论他们从事任何工作,所得的薪酬应与其他同等职位和资历的普通人一样。
“其实,肢体残障者的问题不多,因为他们的头脑是清晰的;然而,学习障碍者的问题会较棘手,在学习方面比较困难,我们通常会在他们上班的第一天安排一名导师陪同,教导他们工作流程。此外,我们会不时向雇主跟进有关残友的工作情况和表现。”
“不过,有时雇主有一份热心,不见得同公司的其他职员也会理解。他们会因对残疾人士的不了解而产生埋怨,并导致残疾人士失去一个工作机会。近期,我们也开办了‘残疾平等培训课程’(DET),针对对象是雇主和普通职员,协助他们了解残疾者,在职场上融洽相处。”
生活有意义●张伟森(30岁),“黑暗中的对话”(Dialogue in the Dark)公司助教
先天性失明的张伟森先前从事按摩业约10年,期间一直不断寻找机会转换不同领域的工作,希望能够突破自己的能力。终于,在3年前,他透过美门残障关怀基金会的就业网站寻获一份助教的工作,让他踏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黑暗中的对话”工作坊是以体验馆的形式进行,目的是增强公众容忍他人的意识,从而克服“我们”和“他们”间的障碍。“黑暗中对话”是个独具创意的项目,就是由失明者或弱视的导游引领组员们,在完全黑暗的室内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以建立彼此间的团队精神。
快速掌握新环境
他说:“在成为助教前,我必须先参加为期10天的‘黑暗中的对话’工作坊。如果不合格,3天内就会被淘汰,我非常庆幸自己顺利通过了各种考验。这份工作必须具备独立自主、自行活动能力和沟通能力。我一向来都很独立,时常一个人搭公共交通工具到处走,沟通能力也不错,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工作。”
“由于每次的活动地点都不同,快速掌握新环境也是条件之一。此外,责任心也非常重要,因为我必须确保组员听从我的指示,有时要面对8至10个人,感觉身负重任,这就是我要的挑战。
我认为,还没开始打仗先不要认输,尝试过后才知道自己的能力程度。”
活到老学到老
转换新工作环境至今,张伟森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活到老,学到老”是他的生活宗旨。虽然偶尔会获得别人称赞,对自我要求颇高的他却不因此自满,而且还坦承自己有许多缺点需改进,要不断地追求进步。
从残疾就业辅导课程中,他学习到很多有关职场方面的知识,同时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在聆听其他朋友的分享时,他深受感动,努力从不同的个案中吸取经验,当以后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自己也晓得如何应对。
“我认为,残疾人士就业的最大益处是起码养得起自己。无论你是普通人或残疾者,每个人都需要工作来维持生计。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身体的其他部分依然完好无缺,养活自己绝不是问题。活在世上,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个小时,过得有意义与否是由自己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