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外科手术 新页章

$
0
0
随着外科手术普及化,现代人对“剖开肚皮”一事大概也见惯不怪,对于外科手术有出血风险事故,大多都能接受。今年,医学界研发了一独特“胶布”,贴上便可达到止血和接合效果,为外科手术史写下新页章。 外科手术 生活不健康需求变增加 很久很久以前,其实人类已经开始外科手术治疗。西方文明古埃及时代就有解剖学的记载,东方文明更记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事迹。千百年来,外科手术不断演进,尽管今天它已是主流医学的一部分,却无法排除完全的风险。 外科手术,或俗称“开刀”,是指用仪器进入人体改变病变的治疗手段。现代外科手术项目包括:切除手术、截肢手术、重建手术、接回手术、移植手术和整形手术。另外还有微创手术如针孔手术、内窥镜手术。 历史的演进,我们看见外科手术迅速发展。 与人类健康发展有关 本地外科顾问沙哈林医生(Dr.Shaharin Shaharuddin)认为,这与人类健康发展有密切关系。他说,人类走过感染疾病猖獗的时代,来到今天备受非传染性疾病困扰,使到外科手术的需求大大增高。 现代人类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甚至包括大环境的变化都一一改变了现代人的健康状况。 工业发达造成环境污染,我们身体呼吸的空气和喝进的水不如前人所拥有纯净自然。 当大环境已经带来许多潜在健康危机,人类还不懂得爱惜身体,10个现代人中就有9个人维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熬夜、日夜颠倒、不运动等。生活在高压城市的人们,把忙碌当借口而忽略饮食均衡,经常以快餐、加工食品解决一日三餐。长期下来,身体很难不被搞垮。 病患大幅度增加 沙哈林指出,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恶性肿瘤、心脏疾病等都出现增加的趋势,成为了现代人的主要健康负担。 大马的情况,根据官方数字显示,在2008年间,非传染性疾病便占了所有死亡案例的67%。另外,从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大马在行为相关疾病(如心血管、肝脏和肺部疾病)的患病率也出现大幅度增加趋势。 手术费更昂贵 “无论什么情况之下,医生都希望能够成功完成外科手术,除了尽可能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也考虑到昂贵的手术费用可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经济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外科手术费用也比10年前更昂贵。” 一般手术费用比一比(私人医院): 阑尾切除术:2006年:约RM4000 2014年:约RM7500 2014年:约RM12000(内窥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内窥镜手术:2006年:约RM6500 2014年:约RM12000 吸取最新医疗研发 他说,每个患者在接受手术时,都希望能快速从疾病中恢复过来,尽快回到以往的日常生活当中,手术后快速痊愈、术后没有并发症;为了达到患者的期许,外科医生需要有更完善和有效的医疗设备帮助完成手术。 外科医生也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除了基本的技术训练和医疗知识,执业外科医生也必须长期出席各种研讨会、临床训练、工作坊,不断提升技术和知识,并且累积临床治疗经验。再来,就是接收各方最新的医疗研发,熟悉医疗新科技操作,为患者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案,同时尽量将手术风向降至最低。 被列最后治疗手段 沙哈林坦言,凡是需要动刀的外科手术都有其风险存在。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无可避免地制造切口,继而引来了出血、感染、接合不好造成气漏等问题。“虽然医学进步,但我们必须承认,开刀便有风险,普遍的风险如伤口感染,严重则如手术中出血。” 常见的手术风险包括:流血、感染、气漏、后遗症。另外,大型手术中死亡率少过5%。由于外科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治疗疾病上,除非必要,否则外科手术经常都被列为最后的治疗手段,除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手段不奏效,这时才考虑采用外科手术。 “必要情况是外科手术为唯一的治疗手段。一些疾病必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如急性盲肠炎、切除肿瘤,手术无疑是最有效及直接的治疗方法。” 手术出血最严峻挑战 而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外科医生面对最严峻的技术性挑战是患者出现出血状况。 出血是一种棘手的外科手术风险,可造成患者失血过多而死亡。这时,负责手术的医生必须采用适当方法即刻为患者进行止血,倘若止血效果欠佳,可增加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手术中死亡的风险。 他说:“止血和组织管理欠佳可提高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不成功的止血和粘合也会导致血液流失、延长手术时间,还也可对主要器官造成损害。” 例如:■肝脏手术,失血过多是导致手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手术,有约4%的手术出现失血过多而需要重新进行手术,这也提高了手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气漏最常见并发症 一般在手术中发生出血事故时,外科医生进行止血的常见方法包括传统针线缝合血管、电灸接合血管、超声波接合血管,或使用血管夹子和血管吻合器。 出血和止血的风险外,气漏也是外科手术另一严重风险。沙哈林指出,在肺部手术中,气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有高达70%是因为粘着无效所造成。气漏是指当切口结合不好而出现漏气症状。 止血新科技 日前,我国引进了由日本药剂公司Takeda研发的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Tachosil,可协助外科医生在手术期间达至治疗目的。此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已获得大马卫生部医药监督局批准,在全马各主要医院使用。 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 ■局部止血 ■粘合,防止气漏 ■目前唯一结合胶原蛋白和生物凝血因子的“随时可用”的止血与粘合贴片 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外形就像一片干燥的海绵,其止血方法就如我们一般皮外伤贴胶布止血那样,但是这片“胶布”是用在体内,贴在器官和血管上。 具有超强的粘着力 英国诺丁汉大学医院NHS信托外科顾问布鲁克斯医生(Dr.Adam Brooks)指出,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是一种含有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的贴片,因此具有超强的粘着力,可发挥优良的止血功效,加上很好的粘着效果,也可防止气漏问题发生。 布鲁克斯表示,在进行外科手术时若发生出血事故,医生必须尽快止血,而此科技在这方面为医生带来极大的帮助,只须在使用前浸在特殊溶液中一会儿后,便可使用,不但减少准备功夫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立竿见影的功效。 “在贴上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后,它立刻粘着在组织上,立刻达到止血的效果,大概在两分钟内就能止血,缩短了手术时间,也减少病患的风险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隔绝液体和空气 他补充道,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可协助组织复原,在肝脏、肺部和心血管手术中使用已被获证实有效。 研究显示,此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有利于止血管理,一般需要3至5分钟即可达到止血的效果。它可牢固地在原有的位置紧密隔绝液体和空气,并且在12周内被人体吸收。 综合式止血与粘合贴片含有: 胶原蛋白(海绵部分)———1.3至2.0mg 纤维蛋白原———4.3至6.7mg 凝血酵素———1.5至2.3IU 止血与粘合贴片操作原理: 1.凝血酵素分解纤维蛋白肽,将纤维蛋白原转成血纤蛋白单体。 2.血纤蛋白单体聚合入纤维蛋白凝块,以稳定状态。 3.在海绵状的胶原蛋白和伤口之间形成凝血状态。 4.海绵状的胶原蛋白形成一介于空气和液体状态的紧密粘着在伤口上。 5.在12个星期内被人体吸收(速度视个人健康状态)。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