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驻足红尘:此一时彼一时

$
0
0
小时候的记忆是老听到母亲说日本人的东西:“化学”,不耐用。还是红毛人的东西好。若有得选择一定不买日本货。 无意间在抽屉的纸堆里翻到一篇我写于1992年的短文,内容是说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恢复正常化”;明仁天皇夫妇联袂到访中国。我不由惊叹一声:”哟!“这对前世的冤家,确实曾有过一段蜜月期呢。 中日关系 只是我们都善忘,早已不复记忆了。尤其是目前中日关系处于极为严峻的“非常时期”。 网络、平面媒体这些就姑且不说了,单单是电视台,每一到新闻时段,便可见代表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在发言。他(她)不断“敦促” 日本好自为之,别妄图以小博大。而每次的发言,都是用词坚定,语气铿锵。除了对日本首相安倍的事端制造予以“严辞警告”以外,还屡屡对安倍的不以世界和平为安,反以制造事端为祸的所作所为作出“严厉遣责”,而且每每发言完毕,还会作个总结:“日本的这种阴谋诡计必不能得逞。” 阴谋诡计 何谓“阴谋诡计”?当然是指安倍对中国的挑衅战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美日之间虽有同盟关系,却互信不足。安倍的隐忧是认为美国极有可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有损于日本。挑衅中国,可以迫使美国作出有利于日本的选择。美日同盟的目的原是为了制衡中国,怎能倒反过来让自己变成夹在中美之间的小国了呢———专家是如此说的。当然,若要引述专家的说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我最大的领悟是:世界果真是做来看。 22年的光景变化,世界当然是变了。人的心态何止要更上一层楼,恐怕上两层楼也未必能与时俱进。 日本天皇登长城 我静静地读着那篇旧作,不免思潮起伏……日本天皇夫妇在北京万里长城上拍下“历史性照片”,发布全世界。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已下达命令:“不准示威,不准提赔偿的事”。天皇夫妇未驾到,万里长城上已经部署妥当:即早早已“清场”,再安排一批人上去假扮游客,并接受记者采访,回答一些蠢问题。 那阵子,大众媒体竞相报道。如此一来,方知原来在中日长达两千年的交往历史上,从没有过皇帝互访,这可是开先河的头一遭,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影响社会,也牵动两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这代人出生在太平盛世,没受过战争之苦。关于日本,小时候的记忆是老听到母亲说日本人的东西:“化学”,不耐用。还是红毛人的东西好。若有得选择一定不买日本货。母亲说,日本蝗军登陆那年她刚20岁。记得很多那个时期的事情,并且历历在目;她见过日本兵,也见过英国兵。在她心目中,米字旗当然比膏药旗好许多。母亲没能等到冤家聚头的这一天。然而我却忍不住想:若母亲仍健在,她会怎么说呢,冤家宜解不宜结? 没有永远的敌人 结尾是:美国谴责中国搞扩军。事因中国刚拨款充作军备之用。却遭受到全日本影响力最大、销量最多的一家报纸的反驳:中国军备拨款向来都是占总比率中最少的一项,即使再多拨几倍也不及美国削减后的百分之若干呢! 看,多么义正辞严啊,这些日本仔! 世界果真是做来看。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好的,现在不好了。这不就是“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的最好印证吗? 至于以后怎样,谁知道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