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得了“怪病”:手拿碗筷杯盘或扣纽,双手就会不自主地抖动起来,已有一段时间了,近来渐渐加重。他显得自卑、颓丧、以至于看起来很苍老。
脑神经医生的结论:遗传病,不是帕金森氏症,只能控制不能断根,服药却昏昏欲睡,症状并没有好转。
双手颤抖感自卑
他总觉得在朋友面前双手颤抖,很不好意思。
但又屡医屡败,人未老而显老态,可见这病给他太多的压力和折磨。
最终决定转来咨询,看看刮筋是否能帮他解决痛苦。
震颤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一种症状而不能构成诊断。
“对震颤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症状需要认真观察,仔细体会,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来考虑诊断”。
患者的病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出现手抖,可以从颈椎病考虑。
依据椎间盘退变后受累及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的病理不同,将颈椎病分为以下四类:1.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是颈椎退变,压迫脊神经根或被动牵拉产生的神经根引起的。表现为与受累神经一致的神经干性痛或神经丛性痛等。
写字颤抖不能用筷
2.脊髓型:颈椎退变压迫脊髓,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双手精细动作笨拙,不能用筷进餐,写字颤抖,夹持东西无力,手持物经常掉落等。
3.椎动脉型:颈椎退变所致颈椎节段性不稳定,致使椎动脉遭受压迫或刺激,使椎动脉狭窄、折曲或痉挛,出现偏头痛、耳鸣、听力减退或耳聋、视力障碍、发音不清等。
4.交感型:以中年妇女居多,职业多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有关,病人感颈项痛,头痛,头晕,面部或躯干麻木发凉,痛觉迟钝等。
上述分类只有第二型略为相似。
我忽有所悟,这病是否可以“从筋”治疗?
检查发现,颈项周围病筋僵硬,于是用水牛角刮两项的手指反射区、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手臂外侧肌群。
第二次复诊的反映,症状稍微减轻,第三次刮筋后,测试穿衣扣钮,速度加快,颤抖减轻,尝试初步成功,“刮筋疗法”发挥了修复功效。
遗传的说法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答案,推搪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