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生活文学:透视农学奥秘

$
0
0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取决于国内科研与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教育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农业是利用源自太阳的光能,在植物的绿叶中进行光合作用,生产食物与有机原料的基础产业。自从一万年前先民尝试驯化野生植物来满足生活需求开始,人类不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逐渐迈入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进而在20世纪初通过机械化的力量,快速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进展。 农业发展生机勃勃 现代农业将各门自然科学知识引入农学的领域,使农业发展生机勃勃,异彩纷呈。耕作系统的专业化显著地促进了生产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也获得高度提升。依据《大英百科全书》的文献记录,在农业尚未科学化推展之前(prescientific agriculture),6个人的劳动力,只能生产仅仅足够养活10个人的粮食。若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而歉收,农民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而已。农业科学的研究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已能单凭5个农民的力量,就足够为他们自己,也为另外95个人供粮。 农学强调以发展农业生产和繁荣农村经济为起点与归宿。在推广农业、科学和技术相互交叉的概念时,紧密结合了土壤学、生物化学、昆虫学、病理学、农业水利与工程学、农业经济与农场管理学等学科,以提升其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生态效益。 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在世界各国之间相差极为悬殊,而当代的科技储备对各国的农业增产潜力也不大一样。以水稻生产为例,日本北部地区易受低温寒流影响,而南部地区则常遭台风侵袭。日本北海道的水稻于一百余年前产量近乎零,而今通过耐冷性育种的成功推展,使北海道的水稻总产量超过100万吨。 水稻生产全面机械化 日本科研高度发达,水稻生产很多年前已全面机械化,使这个岛国在亚洲成为单位面积稻产最高的国家。中国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改革耕作制度,加强杂交水稻与其他技术科学的研究,使中国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0%的人口。反观东亚的朝鲜,由于科研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面对重重障碍,农学资源缺乏,病虫草害蔓延,常常令稻作颗粒无收。朝鲜虽然曾于1985年出口20万吨白米,但是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缓慢,1995年反而需要进口58万吨白米以解决粮荒。另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例子是东南亚的缅甸。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缅甸是全世界最大的白米出口国。然而从1960年代开始,由于忽略农业科研,缅甸的大米生产长期停滞不前,让泰国迎头赶上,取而代之。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取决于国内科研与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教育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加速农业教育的提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战略措施。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增加农业产量与收入,承担科研成果推广任务的农业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农民的社会结构与组织,才易于取得农民的信任,进而采用或仿效新的技能和改善生产方法,以及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 我恳切期盼,农学科技与农业推广的参与者,能不断自我提升,在工作与学习中,竭力透视农学奥秘,将知识与农民分享,确保农业生产能更顺畅进行,为农民增加实际收益,也为国家的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