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看一件马来套装最花心思的地方是哪里?
“魔鬼藏在细节里”,其最精细的部分,原来就在全手工制的领口。
老裁缝李佳桦用一针一线穿越她的手工缝制生涯,出自她手的马来套装精致美观,让客户赞不绝口。
人人都称她为“Auntie Lee”,在村子里无人不晓这名字,就像服装品牌象征,即便没有打广告、招牌或任何的行销策略,逢年过节或喜庆节日总有慕名而来的人买布上门找她量身定做,她那精湛手工不单在马来阶层中建立了地位,同时也在口语相传下打入白领办公室与学校市场。
服饰手工高标准
李佳桦对服饰手工的要求甚高,“一套马来装是否高档次,是要端看其手工是否完美。从量身、裁剪、用缝纫机车衣、用针线挑衣等细节,步步皆学问。领口该尖的地方尖,该圆的地方要圆,该收的地方收,衣缝合线要直,左右对称不会歪歪斜斜。
"也在茨厂街学手艺出身的她,30年前曾想过要开家服饰店,但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她选择放弃理想,“我拒绝了很多上门的学徒,因为我不想影响孩子的生活起居,那时4个孩子年幼,我必须要照顾他们。
自学自创孜孜不倦
当了家庭裁缝师的李佳桦,开始发掘马来服饰这块市场。她观察到马来族群对装扮非常重视,即便没有经济能力,也宁愿供期粉饰门面功夫。“他们上个菜市也要化妆,家里的摆设都很讲究。”
但在没有网络如优管(YouTube)和谷歌的年代下,一名华裔裁缝要学懂马来服饰手艺可真是缘木求鱼。“这些秘诀是没人会教你的,比如说胳肢窝这一块四方形的布,要怎样拼上去的?当时,我连领子都不会缝,不得不靠他人帮忙,结果对方一开口就调涨两倍的价格,不然就罢工。”
技能熟能生巧
李佳桦受不了被人牵制,一气之下就自学起来,她在夜市买了一套马来装,自己拆出来研究,根着其线路重新缝制,下了一番苦工,终于可洞悉端倪了。“只要有基本功,你就会发现其技能,开始可能不好,但缝多两件就没问题了。”李佳桦说。
“缝制领口最费心神,我现在平均用1到2个小时完成苍蝇眼(Mata Lalat),至于另一种鱼骨(Tulang Belut)则需要3小时完成,如今很少人做这个了。”她也坦承已没本事做后者了。
了解友族文化
李佳桦收费平价,重要的是与客户建立深厚友情关系,有时也基于同情贫穷族群,让他们分期付款。经过了这些日子,她甚至比马来族更了解他们的文化。
“新一代的马来青年想要更流行服饰,如做透明袖子或低胸等款式,但是若要到回教堂办理结婚注册仪式的就要谨慎了,因为主婚官会规定服装限制,如果穿着过于暴露,会要求新娘穿上黑长袍并包裹头部,那就前功尽废咯。”她也会根据场地与仪式所需要的衣着造型,贴心地提供客户最佳的选择。
至今,年过六旬的李佳桦还是一如既往地缝制出一件件新衣裳,临近退休,询及继承,她笑说家中的孩子都不学了,还指望他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