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速食文化的社会中,中医药鲜少被运用在家庭保健上。其实作为“预防”这一项,中医药尤其是药膳方面的效果,绝对比其他物品有更显著功效。
来自台湾的蓝妍敏毕业于营养系,也到中国念中药,曾是一名临床营养师,目前受聘在拉曼大学中医系担任中药讲师,擅长把西方营养学与东方药膳相搭配,并运用在一般家庭以充作预防性的保健上。
妍敏表示,以中药来保健,基本上是在还未被西医诊断出疾病之前,比如说现代文明病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在还未发展成真正三高之前,中药是可以逆转的,正确的使用中药来调理,就有助降低三高风险。
但是三高这些疾病若已成形且被检查出,绝非一时片刻造成,通常已有一段时间,一旦成为疾病,就要靠西方的营养学来分配及控制食物。中药在这时候只能帮助维持或不让恶化而已,不可能把病情疗愈。
西药的副作用
纵然如此,但假以时日却很难说,就拿高血压来讲吧!高血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明病,西方医学也有针对性的药剂,并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尽管如此,但蓝妍敏表示,目前西方医学界都在寻求是否有什么中药能有助降低血压,因为西方降血压的药,一吃就得吃一辈子不能停药,在这一点就引发了其他问题。
“西方降血压的药有严重的副作用没办法改善。血压就像水压,水流量足够水压就高;高血压的情况也一样,服食降血压的药就能让血管放松,血流量变少,血压就会下降。但由于必需一辈子服食,在这种情况下,要进入心脏及肝脏的血流量也会相对减少,如果长年累月血流量供应不够,脏器缺少了氧气与养份,人到中老年就会引发很多后遗症了。”
天气与饮食习惯
另外,提到大马的天气与人们的饮食习惯,蓝妍敏说,大马人很容易咳嗽,这跟长年累月造成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联。她察觉到,大马的食物都是偏重与辛辣口味,加上天气燥热,很多人吃饭时,旁边都会有一杯冰冷的饮料,有时还是凉茶加冰,其实这种饮食习惯很不好,一热一冷的冲击,造成脾胃捐伤,也会影响消化系统的运作,长期如此,就会产生很多代谢废物,当这些代谢物传送到肺部,就会反映在咳嗽上。
高血压/咳嗽 预防与保健
作为预防与保健,蓝妍敏针对高血压与咳嗽,列出了以下方子让读者自行在家泡冲作日常饮用:
★清肝降压茶
●材料(一人份量):罗布麻3至5克、枸杞子6克、夏枯草5克(或以菊花3克取代夏枯草)。
●饮法:用沸水泡冲后当茶饮,可重复泡冲。
●有助:中老年人降血压、年青人清肝火。
●功效:药茶基本偏凉,针对高血压患者时常感觉脑门胀痛、头晕头痛、晚上睡不著觉,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另外,现代人习惯夜睡,或学生温习熬夜,早上起来头晕、精神不集中,这也有助清肝火。
●宜忌:适合男性高血压患者,尤其腹大体胖,脸色红易上火者;不适合体寒的女性患者,尤其身材瘦削、时常头晕、手脚感觉冰冷者。
●备注:夏枯草与菊花性质偏寒,若体寒的女性患者要饮用可把夏枯草及菊花省略,只用罗布麻与枸杞子即可。
大至上来说,这道清肝降压茶性质属平和,即使不小心喝多了也不会出现很大问题。
★祛湿健脾茶
●材料:紫苏叶4克、陈皮4克、山楂6克。
●饮法:用沸水泡冲当茶饮。
●功效:祛湿气、健脾胃、有效防止咳嗽,常饮可增强消化系统运作。
●适宜:由于药性平和,适合任何人饮用,针对预防咳嗽最佳。
●备注:陈皮和紫苏叶有助调气,让消化功能运作正常,把身体不正常的水份和废物代谢掉;山楂则强化脾胃功能,有降血脂的作用。
中药适合应急吗?
一般家庭都会备有一些应急药物以供一时之需,但在速食文化的现今家庭中,大部份人都认为中药的药效会比西药慢,中药在应急上又是否有实际作用?
蓝妍敏说,中药的药效快或慢要分两个角度来看,若作为药膳,基本上是调理之用,是快不来的。但如果作为治病处方,若中医师的诊断准确,中药的疗效是很快速的,尤其在外感病上。
“我曾经生病感冒去看西医吃西药,病情没有一个星期是不会好的;我也试过给自己下中药,3帖就好了(一天一帖)。一些学生试过半夜发高烧,采用中药处方的话,一两帖后一定会退烧。也有一些学生吃补药进补,太补就会上火,晚上不能睡,采用中药也是两帖药就把火去掉。认为中药药效慢都是一般人的误解,只要诊断准确,就会在短期内疗愈。”
对症下药是关键
至于在应急方面,蓝妍敏不讳言,中药并不比西药,可以买几粒panadol放在家里备用,关键原因在于西药是对症状下药,因此我们都知道头痛买头痛药、胃痛买胃药。但中药不是看表面症状的,也会有人头痛时去药材店叫店员抓药,但有时能治有时不能,因为中医断诊的方法和西医不同,有时头痛只是反映出身体上其他毛病,头痛并不是主因。
“疾病一定要经医生诊断处方,在西医来说,高血压就是一种高血压,但对中医来说就分为好几种,女性寒底患者和男性热底患者就有两类不同,如果用中药治疗就要采用不同的药方。一般能在家庭备用的中药都属于药性平和而且药力不强的,因此要治病就建议去找合格的医生。”
“举例说,如果发烧,西医只是把烧降下来就好;中医却要看是哪一类型的发烧,单单一个发烧就有3种类型:有些人发烧却怕冷,这是寒性的发烧;一些发烧是突发的,而且口干舌燥,就像登革热,这是热性发烧;另一种是全身酸痛、骨头痛的发烧,即是有湿气的烧。因此在中医里,一个发烧就有3种不同的处方,这必需是合格的中医师才能正确判准。”
蓝妍敏表示,如果一定要备一些中药在家,银翘散或者比较适合,因为大马这种热带环境,热性的发烧比较常见,若小孩三更半夜发烧又没有其他退烧方法,不妨试试。
“但大马除了热还有湿,因此银翘散的功效有时只能有一点好转,却不能完全康复,要彻底痊愈还得让医生诊断。”
家居应急“药物”
其实除却中药,一些家庭常备的食材,例如生姜、甘草或一般家庭庭院自种的生草药,都是很好的应急物品,一旦家中成员发生轻微小意外或小毛病,随手抓来就可以应用。
★生姜
*过敏:小朋友有时被蚊虫叮咬或起风瘼,痒到不行时,可把生姜磨成汁或直接擦在发痒处即能止痒。
*呕泻:若是轻微食物中毒导至腹泻呕吐,姜有很好的止呕作用。轻微腹泻就让它把毒素泻出,不必特别处理。
★到手香(也称左手香)
到手香是很普遍的居家种植物,也属于生草药,除了能止痒,对伤口愈合也有很大功效。
*愈合伤口:小朋友跌伤或老人家跌倒,伤口很难愈合,而且一直流出液体,只要把它捣烂敷在伤口处,伤口很快干水愈合。
*消肿:孩子打球意外导至手脚瘀血或肿胀,如果筋骨扭伤不是很严重,也没有涉及骨裂,也可以采用,把到手香捣烂,连叶带水敷在肿胀处,很快就能消肿。
*烫伤:煮东西烫伤时,患处有灼热感,也可以把到手香捣烂,把烫伤的部位浸在里面,即使起水泡也很快消除。
*祛风:女性来月经时进风头痛,或在大热天喝冷饮进风,可把到手香的嫩叶直接放进口里咀嚼,但它的味道很呛,若不能忍受,也可加在面汤里一起食用,它有很强的祛风效果。
★甘草
*嘴腔溃疡:遇到压力或发热气时,嘴角有破口或嘴腔内生白点(ulcer),可用20至30克生甘草煮水,沸后转小火煲煮大概15分钟,当水变黄色,可作白开水喝,对口角破烂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预防感冒/嘴巴干:感觉要感冒时,喉咙怪怪的,可以煲水来喝,也有助预防慢性咽喉炎。如果嘴巴干,可含一两片在嘴里咀嚼,有助促进唾液分泌。
★百合
*失眠:百合能安神,尤其上班族有工作压力导至失眠,可食用百合。若老人家晚上燥热睡不著,也可加上麦冬煮来喝。
*干渴:百合也有润肺功效,最近天气干旱、烟霾污染造成不适,时常感觉喉咙干渴,可加上荷莲与绿豆煲煮有很好疗效。
★姜葱蒜
*祛湿气:大马天气又热又湿,因此很容易受寒,在食物上最好加上生姜、青葱与蒜头这些较为辛辣的材料。若要排出身体的湿气,也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利尿的食材有茯苓或薏苡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