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重阳节体现 仁义孝道

$
0
0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今年落在阳历10月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在中国,香港或台湾,重阳节是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但是,在马来西亚,这个节日仿佛已经被人们所淡忘。它不像春节或中秋节一样被我国华人所广泛庆祝,甚至,许多90年后的年轻一辈,对重阳这个节庆从未听闻过。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上,重阳节是中国四大节庆之一。只是因为在大马没有被推广,所以其节庆地位就比不上其它节日。而近几年,为了重唤人们对重阳的情怀,已经有一些华社或非营利团体鼓吹庆重阳,以让人们重新认识重阳节。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重阳节在马来西亚这片国土上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做为一位中华文化热爱者,马来西亚儒学研究会执行顾问赖观福坦言,在心底有着许多份的唏嘘。 他说:“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一种修养。一个有文化修养的民族,无论在思维上或在举止上都会表现的比较优秀,而重阳是一个充满着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节日,古代诗人词人都会在这一天踏青野宴,所以,古时候许多精彩的诗词都描写着重阳的意义,而它逐渐被淡忘,的确是非常可惜。” 他举例:王勃《滕王阁序》就是绝妙的文章,内里有非常浓厚的重阳氛围,而这些,如果被淡忘了,就等如文化的断层,是一件令他感到非常遗憾的事。 重新认识重阳 为什么重阳节会在大马被淡忘呢? 赖观福的见解是,在先辈们南下之际,为了生活糊口而奔波,缺乏了闲情来细味古代诗词。 “当时人们都忙着找吃,再加上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就会忽略掉这个节日。” 另外,重阳时的赏菊与插茱萸的活动也是南洋这一带所缺乏的资源,因此在少了资源的支持下,重阳活动就少了在中国的兴致。 “菊花和茱萸不适合在大马生长,而偏偏这赏菊和插茱萸都是重阳的重点活点之一。” 而现在,大马华社正吹起了重新唤起人们欢庆重阳节的活动,对也是中华人文碑林管理会顾问的他来说,正是时候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一辈重新认识重阳,所以,他坦言,会不留遗力的推动这项活动,以唤起人们对重阳的兴趣。 另外,赖观福也说,在中国,重阳节也是祭祖的一个节日。即使现在,人们也会趁着重阳这一天进行秋祭。春天时祭祖,为的是祈求祖先保佑,天地风调雨顺,各种作物繁荣生长,收成满满。秋天时的祭祖,则是为了向祖先禀报丰收,感谢祖先的智慧与恩德,让大家又度过了丰收的一年。福建莆田等地的民众,甚至有小清明,大重阳的说法,认为祭祀要比清明来的更重要,更盛大。 “而祭祖这一个仪式,当然就离不开了中国传统的孝义了。” 倡议孝道仁义 而实际上,祭祖也是在扮演文化的角色。打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有拜祀祖先的传统,每个村庄都有祠堂供奉着“历代祖先”,而拜祖先的意义,是生而为人,死而为灵,在生与死之间,两者有着感应,拜祀不但有着孝道的存在,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 “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一种仁爱的表现。根深蒂固的植在华人的思想中,所以,倡议推广重阳节的庆典,也是倡议孝道与仁义。” 对一位文化研究者来说,文艺修养等同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对文化的重视,也不是唯一华人所重视的。 他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大英帝国时代,有一位英国高官曾说过,大英帝国宁可失去海外殖民地,也不可失去著名的文学———莎士比亚。” 可见,文化,在东西方文民来说,都是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提到马来西亚,“如今已经是衣食无忧的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好像祖先们时为了糊口而奔波了,所以,是时候修学心灵的时候。”而庆祝重阳节,正是一个开端。 让民俗回归人文本质 富贵集团董事经理拿督邝汉光坦言,在决定办这场活动之前他对重阳节也只是一知半解。他说,对于重阳的认识就好像普罗大众在电视上看到转播中港台的重阳活动,而实际上重阳的内涵,他知道的也没有很多。 “当时我很好奇,为什么外国那么盛大的庆祝重阳节,而我国华社却静悄悄的,因此,我就翻找资料,再从各位学者的口中了解了重阳的意义,就下定决心,要在今年善加利用中华人文碑林这个硬体设备,来办一场大型的重阳活动。” 于是,他马上就去接洽各有关方面,包括马来西亚华夏文化促进会,新纪元大学学院,真善美教育中心,AI FM电台等单位,以便大家合力举办一场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大型的重阳文化节。 “我们在开会后,大家一拍即合,于是,活动就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了。” 实践推广文化 对推广中华文化一向不遗余力的富贵集团,在了解了重阳的意义后,决定在今年9月28日举办一场重阳文化节,开放让民众参与,以实践的方式来推广重阳节。 在这项活动中,当局预备了许多文化活动供民众参与的,当中包括体验馆,人们不但可以从中学习到知识,同时,也可以亲身动手体验拓碑,学习毛笔字和武术等。而当中,有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就是秋祭。 重阳节也是祭祖的传统节日,因此,在2014重阳文化节中,当局也不忘设这重点祭祖活动。 汉服祭祖仪式 “祭祖活动是依据周礼,沐浴更衣,斋戒清净,采用的是传统的三献礼,敬奉瓜果酒水,并根据场地制仪,编订礼仪。”邝汉光说,当天,他以及嘉宾们将会穿着汉族传统服饰,也就是古代汉服进行这项祭祖仪式。不但如此,仪式会以古代的礼仪进行。 “所谓三献礼,就是周礼所记载的礼仪,进行的一种祭祀方法。由三位地方高官乡绅代表等,组成献官三位,分三次敬奉各种供品,包括瓜果,茶酒,帛匹,糕点,祭文等,并且由琴师奏乐为伴,是一种简单易行,却又不失庄严肃穆的礼仪。 “重阳秋祭,为的是让民俗节目回归人文本质,祭祀天地祖先教导我们要慎终追远,感怀天地祖先养育的恩情,尊重民族中的长者,为他们祈求长寿,祝福民族中的年轻一代,为他们祈求学业进步,事业高升。” 邝汉光说,祭祖仪式以及重阳文化节都是开放给民众参与的,因此,他欢迎人们在当天与家人到中华人文碑林同庆重阳。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中国四大节庆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耍。藏帝籍之收于神仓,只敬必饧。”“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历史悠久的重阳节有许多传统的习俗。最主要的有以下4种:1.登高野宴。登高野宴是重阳节的中心内容。古时候登高是为了逃避灾祸,后来演变成了习俗。 2.吃重阳糕。吃重阳糕和登高是有联系的。“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重阳糕最早有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旳登高意头。 3.把酒赏菊。菊花在九月间盛开,又是传统的草药,所以和茱蓃一起成为重阳节的辟邪之物。有一传说,在南阳骊山县有一山谷,有菊生长,山谷中住着三十多家人,长寿者超过120多岁,中寿者也有100岁,都是因为喝了山谷中泡菊花的水,菊花延寿的说法因此非常盛行,因此,菊花也有长寿化之称。 另外,重阳当天饮菊花酿的酒也是古时十分流行的习俗,古人笃信重阳饮菊花酒能延年益寿。 4.佩茱萸。古代还流行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因此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避邪求吉。 《重阳文化节》 日期:29-9-2014(星期日) 时间:早上9点至下午1点 地点:士毛月富贵山庄中华人文碑林 Semenyih Nirvana Memorial Garden Lot1170,Jalan Sungai Lalang, Batu 30 43500 Semenyih,Selangor 联络电话:03-79818899 活动简介:融合大自然的文化园林当成生命教育的活教室,规划了几个体验区,并在园内提供定点导览,活动的内容贯穿重阳孝亲养生的文化,让民众能徜徉在古雅的江南水乡中,感受文化的生命力。体验馆活动包括:书法、拓碑、品茗茶艺、吟诗乐之轻轻子吟,悠悠我心、武术、爱艺鼓、古琴表演、书法展。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