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少年期后,父母就提早感受孤单。
俗话说:“三年一距离,五年一代沟”,她变成了一个父母难于理解的少年。其中一件让爸妈即感慨又无奈的是她不要两老了。前12年,我们3人形影不离。好风景,3人共欣赏;好东西,3人共分享。若少了任何一人,不自在啊!
后来,由于孩子拒绝参与,所以爸妈失去兴致。怎不令人感慨与难过?少年觉得爸妈热衷的活动极其沉闷,并要求两老让她自主选择。养育孩子本来就是无法预先学习而熟练的,通常都是边做边学。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后来两老醒悟了。
孩子不愿同行,算了吧!父母不要傻,万万不要把生命让孩子操纵。两老要学习自己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初期妈妈遭受的冲击最为不堪。孩子原本是妈妈生命和生活的重心,突然失去了,妈妈摔了个头破血流。其实是心痛泪流。经过了重重的心理挣扎,妈妈逐渐适应。孩子已经不再时时刻刻依赖父母了,正面思考,妈妈可以重获自由了。人太闲空了,心理会不健康,而且是浪费时间。我个人认为要积极地活着需要在生活注入一些忙的元素。理由是如果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虚度光阴的可能性就提高。
一般人打发时间的方式是家常话短、看电视、上网、瞎拼等等。这样子对智力生活的质量会有负面影响。话说开来,如果有人要选择如此过生活,也就罢了!关键是个人所好,自己欢喜且又不妨碍别人,随她去吧。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彼此照一照,让自己更明智地选择生活和生命的方向。
啊!试想想,孩子小时,哪有空思考这些问题。每天为了维持一个家,根本就忘了自己原本也有所求所愿。孩子进入少年期后,突然间重获自由和时间,妈妈要重新为自己活了。孩子不屑参与,我再也不要笨笨地放弃。比如,我想拥抱山脉,那个年轻的家伙居然懒得健行。我不会傻到为了她放弃我追求梦想的自由。虽然前12年,妈妈都是这样子过的。
少年的孩子叛逆,并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
与此同时,其实父母也逐渐脱离孩子的束缚。接下来会如何收场?我不知道。养育孩子本来就是边养边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