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驻足红尘:狂想录

$
0
0
相信你我都有一些关于诡异传闻的故事。所谓传闻,通常都是一些没有确凿根据的故事,但讲的人言之凿凿,千真万确。听着听着,倒还真的宁可信其有。 对于神秘诡异的所谓事件,我向来都很感兴趣,尤其喜欢看惊悚的悬疑电影,比如情节围绕着阴阳相隔却情感纠葛不断的人鬼殊途题材,一直都是我所乐此不疲的。乐于其中的魅艳、诡异、神秘,耐人寻味,并且提供无限的联想空间,引人入胜……是的,引人入胜。每每听到某处某地闹鬼之类的传闻,总是忍不住思潮起伏,这这那那地胡思乱想一通,于是眼前也就因此而出现了一些画面。但是灵异这东西,缥缥渺渺,永远没有具体的形貌。倒反而是我有种“渺渺兮予怀”的具体感受,像灵魂出了窍…… 希望世上有鬼 说实在的,还真希望这世界上有鬼,这样我就能见到我过世了的亲人,还有那些经常萦绕心中的故友———若真的有这么的一个世界,我相信他们也希望见到我,跟我聊聊离愁别绪。至于轮回之说,也堪思量,是一生比一生好呢,还一生比一生不济?这都有待“考证”,除非过世的人回来“亲身说法”,否则谁又知道那个世界是怎样的呢? 千年陪葬品 在中国旅行,曾见到过一些叫“唐三彩”的陶俑。那是一种盛产于唐代的彩釉陶器。有三种颜色,故称三彩。现在所见的都是陪葬品。这些黄的、褐的、绿的、深的、浅的彩釉陶器与泥土混合了一千多年之后出土,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种极为妖艳的色彩。故此每次看到唐三彩,都会有种异样的感觉。同时也有点怀疑:这是原来的颜色吗? 啊,原来,它原来是做什么用的呢?是一开始就烧制来陪葬的吗?抑或是属于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所以用以陪葬?如此一想,不由鸡皮疙瘩起来。这些啊,可想而知都是那些死了一千多年的王公贵族的心头爱,故此陪着下葬,依依相守。如今出土,会不会主人也跟着上来了呢?尤其是陈列在博物馆里某个不见天日的幽黯角落的那些,可能性堪虞。 然而,我却又怀着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和一个忐忑的心愿,希望能与他们中的某位打打交道,了解一下“情况”———一个唐朝的魂,带着盛唐的前尘往事“上来”,即使冒着可能会吓破胆的生命危险,也是在所不惜的。只要一想到盛唐,寒意也会变成暖流。一个来自唐朝的魂,不也是我们李氏家族的远亲吗?可这“远”,远在一千多年以前,真的是好远呵! 我是个吃文字长大的人,总是不甘于寂寞,总喜欢自己骗自己。从诗辞歌赋中学写春秋,焉知春秋繁复,且秦汉唐宗皆无桥可度无径可达。 而心中最为向往的青帘沽酒处,也无春可送归———州府地,遍地金灿灿的阳光,永远散发着世俗人间的气味。也罢,何必舍近求远诗辞歌赋?随便翻开一本书,是韦晕的《乌鸦港上黄昏》。这也够我思量的了———乌鸦港的黄昏好理解,但这个“上”字是什么意思?黄昏是由上而下的?多好啊,韦晕,他的文字总留有让人臆想的空间,不仅是一本书的书名,就连一个句子也令思潮起伏。 诡异的联想,唐朝的思量,我心悠远似有狂想……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