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游目四顾:武侠小说 在香港重生

$
0
0
中国武侠小说,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侠客情缘,由唐朝开始,经宋、元、明至清朝,是庶民生活不可缺的娱乐享受,也是自成一格的通俗文学主流。 不过,毛泽东不是武侠小说迷,他甚至视武侠思想为反动的有害旧恶。 英雄豪杰再怎么天下无敌,敌不过一个枪杆子出政权的毛泽东。他建立共产中国之后的两年,一道号令,列武侠小说、武侠电影为禁止对象,武侠小说走到了一个绝境。 罗孚的功绩 当时,大受欢迎的作品有姚民哀的《山东响马》,郑证因的《鹰爪王》和朱贞木的《罗刹夫人》,全部不准出版。很多武侠小说作家在过后的反右派斗争中成为攻击对象。 香港,这个中国地图上小点之地,不在毛泽东的统治下,武侠思想可以正当存在。 1954年1月17日,澳门那场太极拳对白鹤拳的擂台战,由太极吴公仪战白鹤陈克夫。因为中国禁了武侠小说,这场现实的武侠打斗,刺激起香港澳门的华人新的武侠兴趣。 擂台决斗过手第三日,香港新晚报推出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的连载,大受欢迎。 如果说旧式武侠小说已经在中国内地死于毛泽东手上,梁羽生的出现,就是新的武侠小说却在英殖民地的香港堂堂诞生。 话说澳门的擂台打过之后不到两小时,新晚报总编辑罗孚,找了完全不懂武术的记者陈文统,要他以梁羽生的笔名写武侠小说。过后写出了《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等36部武侠名著。 罗孚后来又发掘了另一个武侠小说高人金庸。金庸原名查良镛,也是新晚报记者,第一部是《书剑恩仇录》,后来写了《射雕英雄传》等12部作品。 在梁羽生、金庸兴起几年,台湾冒出了文采非凡的古龙,著有《多情剑客无情剑》、《陆小凤》等80部作品。 武侠三杰 梁羽生、金庸、古龙,可以说新武侠小说三巨头。 梁羽生的作品背景,自随唐朝到清朝,走着中国历史上千余年间浪漫时代舞台,儿女情仇的纠缠居多,不过,他的笔下人物,正邪分明。 金庸的作品围绕在南宋至明末清初,汉民族与异族恶斗的时代。 金庸的人物,善恶共存,也包括精神状态在今日的社会要关入精神病院去的。金庸善于写邪恶人物,作品中时有强烈排外的汉民族至尊思想。 古龙最大特点,是用文字能令读者一如看电影般有临场感,对白中含有醒世用语,人物风流脱俗。还有一个不同点,古龙不自称作家,他说他只是卖文稿的人。 中华侠客行⑼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