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中华街,最大特色,是广东人居多。
150多年前,交通靠海上船只。但是,海路距离中、日之间最近是山东,坐慢船,一天一夜就到达日本南部九州地方。
在横滨生根立业的华人,近70%是广东出身者,由广东的广州或香港,行船要花12日甚至更长时间,为什么横滨华人、山东人几乎都是广东人,有文化因素。
1859年,横滨开港,美国欧洲赶着开拓日本市场,航向横滨的商船,80%经香、美欧商人起用香港人当随员,货品管理,厨师、水手及通译,来一个美欧商人,就带来了2或3个香港或广东人。
在东方,美欧人还少的时代,最能充当中间人的,是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华人,他们比其他地区的中国人更能以英语交流,也懂得跟美欧交往,是老广占横滨华人最多的渊源。
初期华人资质高
英国在香港,因巨大商利的需要,培训了一个华人专业集团,多是在香港受英文教育又有一技之长的广东人,为英国商务担任要职。
香港,在日本明治维新开国时,是欧美在亚洲地区设备最精良的商港。欧美抢攻日本市场的船只,几乎经由香港开向横滨。英国商社因此带来了一群广东出身的华人,他们有商务人员、会计、金融及机械维修等专业人士。如此广东华人,具备的知识,是对外开放的初期日本根本缺乏的有用人才。他们一部份在横滨长住下来,又将横滨一片商业繁盛的景象传回香港及广东,跟着他们的家庭来了,同时各行各业的华人,由香港移往横滨,形成了横滨中华街的初期模样。
横滨华人,最早是一群商务专才,后来是他们的家人亲友,再接着是有一技之长的各行各业华人陆续到来,是一个资质较高的华人集居地。
老华人维护“清洁”
研究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历史学家及社会学家,认为横滨华人街没有私会党的负累,早期落脚的先人素质是个主因。
今天,人们逛横滨中华街,心情跟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唯一不同的,是不必担心治安问题。
唐人街,在各国有观光的经济效果,也兼有华人文化传播的责任,让当地人藉饮食、艺术品、生活方式及近身交流,不必亲临华人的国土,也取得一定的文化民族认识。
不过,各地唐人街的华人帮会的走私、贩毒、奴工、卖淫到偷渡等犯罪活动,又给华人蒙上了一层不名誉阴影。
150余年历史的横滨中华街,到今日,还是没有私会党的干扰。从中国陆续有新华人入居横滨中华街,老华人仍然全力维护中华街的“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