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少女和母亲吵咀,被母亲教训了几句,就赌气离家出走,匆忙之间,忘了带钱出门,走在路上,饥肠辘辘,在一个面档附近徘徊,面档老板看在眼里,于心不忍,煮了一碗面请她吃,她坐下来就狼吞虎咽,吃完之后,向老板声声道谢,同时还埋怨她母亲:“我恨死妈妈,她只会骂人。”
面档老板听了,不客气的责斥她:“你真是忘恩负义,我与你素不相识,只是请你吃一碗面,你就千谢万谢,你母亲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只因为责骂你几句,爱之深,责之切,你就怨恨她,你真没良心。”少女听了,很惭愧,也很懊悔,默默的回家去了。
常在报道上看到一个人间悲剧,一名不良于行的老人,被家人遗弃在老人院大门前,幸好获得院长同情收容,才免于病死街头。这个不幸的悲剧,不知已上演了多少次,有人雇德士把老人载到老人院大门前,不知所终,幸好没有把老人丢弃在荒山野岭喂野兽,否则,后果就更加悲惨!
树的荫庇
老人像垃圾一样,被家人随处乱丢,动物还有反哺之心,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懂饮水思源,不懂得感恩,可悲啊!人类。
有一首唐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个人身边有一颗树,有了树的荫庇,我们才能茁壮成长。这棵树就是父母,没有父母的庇护和抚养,我们将不会茁壮成长。
邻国立法规定,子女必须奉送年老双亲,违例者将被控上法庭。有人认为孝顺是自动自发的,是出自内心的,不能用法律来强制孝顺,法律之下的“孝心”是不真诚的。如果人人都懂得饮水思源,爱护身边那棵老树,还需立法强制孝顺吗?
一位女强人说:“如果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就不用出来和别人说你要做慈善,现在时代的孩子不同了,不能强迫他们认同你的看法,和子女沟通,你的回报是意想不到的;如果坚持母亲是母亲,儿女是儿女,那个隔膜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老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