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想右想,百思不解,怎么可能?我国就业情况真的那么糟吗?到底是市场问题、课程问题或毕业生的态度问题?拉曼大学心理学讲师兼心理治疗师李莉莉指出,这是没做好生涯规划的问题!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说,文学及社会科学系是我国毕业生失业率最高的科系,共有43.3%,或大约2万3000人失业。
经由李莉莉的分析,失业率发生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的行业有可能已达到饱和状态。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所大专学院会提供失业率高的课程,可见这关乎毕业生对工作的态度。生涯规划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你相信吗?”
首先,良好的生涯规划并不是选定一个有前途和“钱途”的职业,而是从中寻找多方面的认识,包括个性、兴趣、市场就业机会、职业内容等等的认识。
一个认识自己的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再加上对职业类型和就业率的了解,寻得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不再是一件难事。有些职业在市场上已被淘汰,但并不表示有关职业失去了重振的机会。对市场的了解有助于一个人以创新的方式重新创造和包装有关行业。
留一条后路
从小,每当别人问起我们的志愿,一般都会以“名词”作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老师等等。李莉莉不鼓励以这种方式来决定未来职向,以免导致不健康的心理发展。
她表示,不要以“职称”决定未来职向,以“动词”做选择更为理想。举例,以治疗、照顾的“动词”取代医生、护士的职称;以分享、帮助的“动词”取代市场营销员、义工的职称,以此类推。从“动词”出发,能够帮助你找到一份真正满意的职业。
使用“名词”决定职向所带来的不健康心理发展,极有可能使一个人产生自卑感。举个例子,一个孩子的志愿是成为一名医生,学术条件想必然得符合一定标准。然而,偏偏这名孩子的成绩却不太理想,周遭的人开始泼冷水,令他原有的梦想逐渐破灭,甚至产生自卑感。
“对成绩优秀的孩子而言,成为一名医生或许不是问题,但现今有多少人可以实现孩童时代的梦想?奢望孩子在模糊的职业内容、性质、价值观中以一个名词决定未来职向是不实际的,这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毕竟我们无法确定梦想一定会实现。”
健康的心理发展
以“动词”作为未来职向选择的好处在于“留一条后路”。孩童时期设下的梦想在面临年岁增长后或许会有所改变。以“治疗、帮助病人”的理念出发,却发现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当不了医生,还可以从事什么相关行业呢?护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逐渐更认识自己,梦想或许会随着改变,但理念却不轻易改变。即使在过程中转换另一个职向,也可以继续执行理念。当不成医生或护士,可以选择当义工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此一来,你还是走在梦想的路上,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发展。”
装备好自己
为什么文学及社会科学系在我国的失业率偏高?李莉莉指出,成绩中等的学生来到选科的阶段通常会选择文科,认为文科简单易学;再者,我国的文科生比理科生多,以致有关就业市场产生饱和状态。
“他们不是以兴趣、职业内容、价值观等做选择,工作表现不尽理想,加上市场竞争力太大和饱和的问题,能力不强的人自然容易被淘汰。”
其实,我国市场仍需要文学、社会科学、教育系的人资。很多文科工作不是处于饱和状态,而是还未被真正开发,如学前教育、媒体业等等,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倘若在马来西亚没有发挥的平台,不妨到国外闯一闯,吸取经验,装备一个更好的自己。
她说,一个做好生涯规划的人,不必担心市场饱和的问题,因为他的能力肯定会获赏识。市场饱和不代表没有工作,很多时候往往是因为毕业生的态度问题而失去许多工作机会,尤其是对薪资和工作内容的挑剔,这与没有做好生涯规划有很大的关系。
先做志向测验
“深入了解一份职业可以使人产生一股热忱,在工作上表现良好,从而提升能力,并获得上司赏识,同时也可大大减低失业率。”
根据她多年的辅导经验,目前学生在选科面对最大的问题是不认识自己。
她建议,学生在选科前最好先做志向测验,借由认识自己选择未来职向。
“生涯规划最好是从小做起,培养足够的信心和价值观看待未来职向,比别人赢在起跑点。我希望父母也能明白,孩子的职业前景不全在乎钱财,更多的是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