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2014关键词回顾(下篇):送旧迎新 关键词

$
0
0
心里到底有哪一句关键词,咽在喉间,说不出,吐不了,卡着卡着,却告诉自己纵然来到2014最后一日,咽至最后一口气,迎向2015美好的第一天,仍得想尽办法要将它大声喊出———以下,哪一词句正正代表你的心! 涨或降 2013年大马年度汉字为“涨”,这涨势,继续再涨!如今,终于有东西降价了……只可惜,老天这次给“降”的,并非生活物价,更不是“降”低人民负担,反而是让市场那无形的手把国际油价降低了,这一“降”,引起连锁反应,让大马经济严重受挫。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长期收益依赖原油出产的大马收入严重萎缩。政府决定取消95汽油和柴油补贴,以管制浮动机制每个月调整燃油价格,以达致2015年财政预算案定下的3%财政赤字目标。 因为原油价降价关系,股市频受重挫,大马货币更迅速贬值。 2014年的12月2日《南洋商报》封面以3大下降指标:“油狂泻至每桶67.5美元!股市暴跌42.6点!汇劲挫至1美元兑换3.46令吉!”为标题,显示出了国家经济的惨烈状况。接着下来整个2014年末,新闻充斥着富时隆综指数又创多少新低点(近日指数已回升)、马币汇率又重挫多少的消息。 投资者信心指数下滑,整体经济不甚乐观,部长警告商家勿随便涨价,可是3天后新闻却讽刺写着“通胀率节节攀高,从2.6%一路攀至3%。” 若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市场货品在一片大经济停滞不前时,悄悄涨价了,加上明年4月即将实施的消费税(GST)政策,让大伙在欢呼油价降价的同时,钱包里的现金却偷偷贬值了!尽管世界银行预测明年大马出口、油气投资和消费都会走缓,但政府却信心满满2015年经济可达标,是吃米不知米价吗?涨或降,对于消费者,物价只有“涨”、钱币等值就是继续“降”! (文:陈惠诗) 承不承认? 一句“承不承认”往往足以引起火苗;一团小火苗因着不满、不公、争议、愤怒、辱骂越烧越旺,最后致使一场大火肆虐,尤其是“华教之火”似乎未曾熄灭。 外战,不外乎是指华教团体与我国政府的抗争,要求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这可是大马成立至今,半个世纪来的漫长要求、奋斗、申请、诉求。 老实说,承认或不承认有多难?问题在于承认与否的背后需付上的责任和代价。 倘若一句“承认”,事情不就圆满落幕了吗?没那么简单。要知道,需承认的不只是一个考试,而是整个教育体系。政府承认独中统考的定义是连同整个独中教育,包括独中教师、办学理念、课程、管理等等,都一致承认吗?独中约50年的存在,浓厚的中华情怀与政府所立的教育体系政府认为有所出入,教育部长慕尢丁就放话说:“统考先改变了再来谈承认不承认的问题吧。” 两派争论不休至于内战,依然与独中有关,主角却换了人,部分华社对关丹中华中学的类别定位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事件起源又与“承不承认”有关。关丹中华中学是独中吗?早前连彭州教育局都无法执行政府对关中地位的诠释,让广大华社心有戚戚焉。 一批华教人士坚称,教育部已表明和肯定关中是一所可以报考政府考试以外考试、包括统考在内的独中;董总却驳斥,政府在关中批文中明文规定采用国民中学课程,采用国语为教学媒介和行政用语,必须参与政府考试,华文只被列为一科“附加科目”,全然违反现有60所华文独中的办学体制,是不折不扣的“变种独中”。 承不承认?华教的分裂,从2014开始,而你又承认“谁”最具代表性?谁能代表华社。 (文:游燕燕) 挑战宪法? 来,大家跟着我一起念:“信奉上苍,忠于君国,维护宪法,尊崇法治,培养德行”。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闭着眼睛都可以念?没错啊,在老师们循循善诱的教导之下,岂有大马子民不识国家原则?毕竟背过太多次,以至于几十年后仍然铭记在心,不必重翻小学簿子都能脱口而出。 5大国家原则中的第3条近年来屡遭藐视。比方说,“停止增建华小”论、关闭华小言论、玻璃市州政府在州议会会议提呈和三读通过2014年其他宗教(非逊尼派)宣教管制修法案修正案、伊斯兰党打算在吉兰丹落实回教刑法、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加米基尔声称父母可以单方面为子女改教、土权组织主席依布拉欣阿里发表“焚烧马来圣经”、雪兰莪州宗教局突击检查马来西亚圣经公会和扣查数百本马来文和伊班文版圣经并逮捕圣经公会主席与经理事件……数量之多已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 很想问一句,宪法已成何物? 立国之本屡遭挑战 《马来西亚联邦宪法》(Perlembagaan Persekutuan Malaysia)是马来西亚最高法律,当中的183条文阐述人民、国家政府的各种权利和限制,乃是立国之本。 立国之本屡遭挑战却没人或单位因此被对付,还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加上“种族”、“宗教’两个免死金牌傍身,一般政客和社团组织至多也是打打嘴炮,甚少诉诸法律行动(也不一定胜诉),最重要的是大家长一直不吭声,挑衅者越发得意忘形。 12月8日由25名马来显要发出的公开信是充斥种种违宪活动的2014年里最令人心一暖的举动,起码证明理性声音仍在、在维护宪法之路并不孤单。 只是问题已解决了?怎么可能?!力挺中庸,力挺中庸,喊得再好听,什么都是假的,最终还是要看看大家长和大大大家长的态度。 (文:郑美励) 黑斑蚊 属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线伊蚊。它们之所以可怕,是当其受染于4种骨痛热症病毒血清型中任何一种病毒后叮咬人类,将引起并传播骨痛热症或发展成骨痛溢血症,这可是会致命的并发症。 区区蚊虫有那么可怕?是的,很可怕!史料记载骨痛溢血症最先发生于1950年代的菲律宾和泰国,现在已是全球百多个国家的共同难题,而这发病率在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上升,世界卫生组织更估计,每年全球可能有将近1亿骨痛热症感染病例,加上我国卫生部统计,今年首9个月内我国骨痛热症病例已达至7万4335宗,其中有143宗为死亡病例,是历年来新高。难怪,“黑斑蚊” 成功跻上2014年关键词榜。 在很早以前,国人已认识黑斑蚊。 国内消灭黑斑蚊运动早在20年前推行(或许更早于笔者懂事前),政府打击黑斑蚊从来没有手软过。 80年代出生的人是在灭蚊广告、灭蚊街招的轰炸下长大;闻着住宅区内灭蚊雾下活过来。领导人努力教国人懂得黑斑蚊,却还灭不了蚊,为什么? 灭蚊很难吗?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借来用用:香港为什么没有爆发骨痛热症?香港人口也同样密集呀!不同的是,那里是观鸟天堂,请问大马的小鸟呢? (文:周季鋺) 失联 2014年3月8日,一架载着239人的客机,谜样地消失了。 10个月了,由泰国湾、马六甲海峡到南印度洋,搜寻范围一再地更改及扩张,不断有线索浮现却又被推翻,在各国的相助下也找不着一丝残骸;马航MH370……砰,从地球上消失了?此时,开始有人质疑相关单位的办事能力,网络上更盛传很多阴谋论。 传言未经证实,这里就无复述必要。只是马航在与“MH370”失联了多小时,为何消息才获证实?为何有关搜救工作如此的慢,还搜错地方?为何飞机飞过大马半岛,我们空军却不栏截?“真相”……成为很多媒体和市民心中的疑问。 中国驻马大使黄惠康却说:“在客机失联的问题上,只提供经证实的讯息,这是一个负责任政府应有的行为……他甚至要求媒体不要过多指责,应该要客观评估。”可是各种不实的消息,还是在网络世界广传,造成更多恐慌。 很多人一直以“还我们真相”压迫相关单位,受害者家属的心情固然能理解,但一般市民索求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到底有没有真相……谁知道?只知道在没有任何佐证的情况之下,对任何一方做出的盲目批判或猜测,都是有失公道的做法。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祈求早日找到“MH370”。 失联,一些是意外,一些却是人为! 印裔妇女英德拉转信回教的前夫,5年前抱走了女儿,高庭判给她抚养权,但早前回教法庭却把抚养权判给前夫;他拒绝交出孩子,而警察总长却说:“我受困于两个司法权之间”。所以,英德拉与女儿“继续失联”!本报特约拿督李耀明曾在言论版指明写道:他接受了制服,所属司法很清楚,他不是回教法庭的警察,他是皇家警察。 (文:洪诗迪) 外劳掌厨 外劳,它的新名字,叫移工,但……未来,大家都懂的一个事实,它,也叫移民。它们慢慢的移进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中,也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民”。根据2014年2月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指出,大马人口已达到3000万;而根据2013年大马移民局取得的数据,合法外劳共逾有152万5000人,至于非法逗留的外劳人数,估计有540万名。 (人数已远超过印裔人口。)外劳的存在,敲起响钟,在人民无力、政府“掩耳盗铃”的情况,似乎就是这样任它“发臭发烂”,一直到2014年7月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提出建议:“为了维护大马味,应该杜绝外劳掌厨。”槟州已明文即将落实禁止街头小贩、小贩中心和商场美食中心让外劳掌厨,2015年是特赦的宽限期,2016年若违法,营业执照将被回收。外劳掌厨……在大马是司空见惯现象。 但是禁外劳掌厨———却是先列,林首长肩上扛上了“歧视”的骂名。 只是试问自己,在选择本地人和外劳掌厨的档口,你会选谁?答案当然是本地人。 诚如,你不会去马来档口找中餐,不会去槟城小贩档吃西餐或印尼餐一样,模仿味道再像,都不再是一碟“有故事”的食物了。 食物,要用“心”制造,也是根据地理环境,个人的厨艺和地方情感,还有时间累积的功夫,它绝非外来者能翻印的“山寨食物”,让外劳不掌厨?不是歧视,而是尊重身为一位厨师的专业。 (文:吴梅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