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医生专栏:B性肝炎带菌者的计时炸弹

$
0
0
最近一个同事一大清早就紧急要求我见一位在加护病房的病人。这位病患昨晚由另外一家医院紧急转院到我们医院中。他是忽然肚子剧痛,腹胀及头晕,送到了紧急室时,血压已经很低及脸色苍白。紧急扫描发现了左肝生了5cm的肿瘤,更糟糕的是,这颗瘤已在肚子里爆破了,造成体内大量出血,引致低血压。 这位中年患者才39岁,平常身体状况很好,而且每年都到某某体检中心进行例常体检。每年体检报告都是A+,唯一不妥当的是B性肝炎HBsAg呈阳性反应,但是体检中心的医生告诉他,说他是B性肝炎“带菌者”,不需吃药打针,也建议他不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错误观念 这位医生的劝告是大错特错的!这位患者根本就不是什么带菌者。 所谓B性肝炎带菌者其实是个误导及危险的观点。大部分专家已不建议用“带菌者”这个名词,因为它会误导病人及医疗人员,错误地认为它属良性疾病而不需做特别的处理。这一类病人,部分是活跃性肝炎的患者,病毒长期潜伏在肝脏里进行慢性破坏(可达数十年),并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在一段长时间的潜伏期里,患者一点症状都没有,过着一般的正常生活。可是时间一到,计时炸弹就爆炸,一般都是肝癌或者肝硬化。痛心的是,这一类病患并不是无迹可寻,他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验血就可知道病毒的活跃性(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只要及时接受药物治疗,阻止肝脏持续的被B型病菌破坏就可以了。 治疗选择 最近十年,医学日新月异,尤其是B型肝炎的病理学。很多不同的新药物逐渐推出市场而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香港大学在这方面有很出色的大众知识网站,你只需要输入验血报告里的几个指标(包括年龄、血清白蛋白Albumin、胆红素Bilirubin、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及肝硬化)到程序里,就能预测未来5年里的肝癌风险。 http://www.livercenter.com.hk/chi/p15.asp。 高风险的患者,建议每半年接受超音波扫描及甲胎蛋白(AFP)验血。越早发现,病情就不会严重。 回到这位病患,他接受了紧急手术,把左肝肿瘤切除,腹部里4公升的血被清理掉,再接受9包输血。他在医院里休养了一段时期,最后出院。后期处理方法包括长期吃抗B型肝炎药(Tenofovir),定期接受超音波扫描及甲胎蛋白(AFP)验血。我国的肝脏外科医生不多,一般小医院都没肝脏外科医生,病人不幸中的大幸是能够及时转院,到医院里进行抢救,而救回了他的一条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