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rity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even when no one is watching.诚信是,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仍做正确的事。”——————C.S.Lewis
Joni Eareckson Tada本身是残疾人士,也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邀请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以这世界的标准,谁比那些残障或智障的更软弱?我们大多数人会同意,缺乏行动能力的人是社会里最软弱无助的人群,因为他们具有智力障碍、肢体障碍、精神疾病、生活品质低下、就业能力低下、面临物质缺乏等问题。在这个充满竞争、适者生存的社会环境里,上述困境往往使到残疾人士和他们的家人处境窘迫。
剥削贫穷和软弱群体
我们不完美的人性,让我们很自然地将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却往往剥削了那些比我们贫穷和软弱的群体。当另一方是软弱或无发言权时,容易致使一个人昧着良心做事,或跌入不公义的陷阱中,因为无人知晓———我们在剥削弱势一方的同时,保全了自己的声誉。
我们对他们所做的其实是一项诚信的考验。诚信是:在任何环境里、无他人在场的境况下,都要做正确的事。你在这项测试的结果是什么?
一些不起眼的小举措,但持续去做,也是诚信的表现,当有学习障碍的大人或小孩向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要老老实实地给他们找钱,不要因为他们不会算而欺骗;至于提供给残疾人的设备(例如:停车位、卫生间、走道、公共交通座位),即使其他人对提示标志视而不见,我们也不占用;而我们对残疾工人,要与其他人一视同仁,支付合理的薪水。这些都是以诚信对待残疾人士的有关例子,而我们应该做得到。
恐于犯错内置心中
而缺乏行动能力的人,特别是有学习障碍的人,就可以不守诚信吗?公正和公义的上帝会会置他们于不顾吗?身为马来西亚基督徒关怀协会的一份子,我们很庆幸地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诚信的品格。他们都是诚实、纯真的一群———他们似乎有一种“恐于犯错”的律例内置于心中。
我们有一个在商场咖啡厅工作的青年会员(如右图),表现极其忠诚,当他从客户那里得到小费时,并不会私自收下,而是先存放在一个盒子,再与其它同事均分。若有客人遗落钱包,或有人叫他做一些违背心意的事时,他都晓得如何应对。当他还是一名实习生的时候,无论在搬卸货物、督促同伴工作或作为残障联谊会秘书,他因富有责任心、认真地履行职务而为人称道。即使在无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忠实可靠地完成所交托的工作。这个青年人虽然不清楚如何表述何为诚信,但他已然将这个品格活了出来。
就像在〈哥林多前书〉一章二十七节所提到,我们的“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同样在上帝眼中看为尊贵的特殊人群,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宝贵的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