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块腕表都有自己的價值定位,但作为一名钟表专家,他会怎麼评断一块腕表的價值呢?
好腕表特质
早前,一场腕表讲座上,其中一名嘉宾问:“我有一块腕表佩戴了近30年,最近却出了点问题送去整修,结果询问到的整修费太贵了,你觉得我有必要花这笔钱吗?”
而来自新加坡的钟表专家Eric Ong就说:“很简单,那就要看这一块腕表在你心中的價值,是否值得你花这一大笔钱去把它修好。”
没错,今天要讨论的就是腕表價值(Value)。
在你的心目中,一块好腕表需要具备甚麼特质呢?
Eric Ong说:“很多人都会回答,当然是准确性啊!没错,那是每一块腕表都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但同样的一块腕表,在不同人的眼裡会有不一样的存在價值。譬如说,它也许是一个家族的传家宝,那它在这一个家族里,就会拥有很不一样的價值了。另外就是名人加持,但这需要书面证明。”
原装腕表真实性
在购买或拍卖一块腕表之前,Eric Ong建议,一定要先深入瞭解它的背景,若它曾佩戴在名人的手腕上,那它的價值就能够随之上升。但有一件事情要特别小心,那就是腕表的“真实性”,“这里说的不是仿冒的意思。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当你拥有一块80年代的复古腕表,出了问题送去整修。若更换了内部零件或外观的部件时,你觉得这块腕表的價值还会一样吗?就算它是品牌原装的零件也好,一块80年代的腕表却配置了现代的零件,那就失去了原装腕表的真实性,那它就会被贬值。”所以在购买或拍卖腕表之前,收藏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些东西,以免买到了被贬值的腕表。
機芯再处理
同样的機芯,为何装置在同功能的腕表中,不同品牌却有不同的價格呢?
Eric Ong说:“除了品牌因素外,原始機芯一般都处於未经打磨的状态,不同品牌把機芯买回去後,就会选择性给它们打磨、更换零件等。这样做能使機芯的稳定性和精准度都显著提昇,所以價格自然就比较贵了。”
他举例,同样配置了“ETA Valjoux7750”機芯的同功能腕表,不同品牌的價格能由新币2000(5279令吉)、7000新币(1萬8478令吉)去到30000新币(7萬9191令吉)。正是“再处理”的过程,给它带来了更高的價值。
寻找可靠腕表商
你无论是要购买或出售腕表,最重要是找到可靠的腕表商。
Eric Ong说:“没错,首先搞清楚你要付钱给只会做事的人,还是要付给能做事又懂得多的腕表商。所以你可以尝试询问他一些问题,看他是否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腕表商,譬如说,这块腕表做最後一次维修是何时?腕表的偏振(beat error)和摆幅(amplitude)又是甚麼呢?
“这腕表还在运作啊!别让腕表商的一句话就轻易打发你,因为能运作不代表精准度没问题哦!就像‘偏振’问题,当发现滴答声不在正常频率上时,那就很可能是擒纵叉没有整修好,这样的腕表一般都不会持久运行,所以一定要很小心。但最重要是观察腕表商怎麼回答你。
“若他有意闪避或是敷衍地回答,那很大可能是甚麼地方不对,需重新考虑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其实现在的科技已经很发达,很多资料都能在网上找得到,所以不管是要拍卖、出售或购买,我觉得事前的准备非常重要,虽然说资料未必百分百准确,但你至少能有一个概念啦。”
肉眼辨真假
大家最常问的问题是,我们能透过肉眼辨识真假吗?
……能!
Eric Ong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外观,譬如说表盘直径跟资料写的不同,抑或是印在表盘上的字很模糊等,那很明显是劣质的仿冒品。所以说掌握腕表的基本资料很重要,而你一般都能在品牌官网上找得到。”
此外,可观察表镜的蓝宝石水晶玻璃(sapphire glass),日本制的稍带粉红色、瑞士制的却清澈得很,所以能轻易分辨出是否用了原产蓝宝石水晶玻璃。若已说明是瑞士制,看起来却带粉红光,那就表示有问题了,而反之亦然。
至於機芯就看“每小时的摆频”,譬如“ETA Valjoux7750”
機芯,每小时的摆频是28800,当你发现它出现不同的频率时,那你就要怀疑它是否仿冒品了。他笑言:“好吧,再说下去就会更复杂了,还是交给专家来评估吧!”
機芯运作
你以为,镶嵌在機芯上的宝石只有装饰作用吗?
其实機芯的运作都是靠齿轮不停在传递动力,主要是擒纵系统的复杂装置,很容易使機芯不断地被磨损而影响其精准度。这时候硬度高、抗压强度高、耐腐蚀的宝石,就能发挥减少摩擦的作用,使機芯得到更好的保护並得以延长其寿命。最常见使用的是刚玉家族,例如:红宝石、蓝宝石等。
基本保养守则
我们都知道,任何腕表都是由许多精密零件组成,所以避免碰摔是最基本的保养守则。因此,当新买的腕表只穿戴半年就出问题时,多数人都是怪罪於腕表的品质,但却不曾想过是不是自己少做了甚麼。
Eric Ong就说:“若它真是一支品质不错的腕表,你只要照著以下的步骤做,就能把出问题的幾率减到最低。”
(第一)许多人都很执著於收纳盒的材质,其实任何材质的收纳盒都没问题;反而是要让它们远離能够产生磁场的电器,例如:电视機、扩音器、收音機、手機等,理由很简单。当腕表受到了强大的磁力干扰时,日积月累之下就会影响走时精度,严重的话还会停止运行。
(第二)众所皆知,自动上链機械腕表的部份能量,其实是来自佩戴者的手腕摆动。当上满链後就会有数十小时的动力储存,所以不佩戴也能运行,只是在动力储存用完又不佩戴的情况下,腕表就会停止运行了。
那不佩戴只作收藏用途的腕表,有必要随时保持运行的状态吗?当然,若能够定期送去维修就没问题,要不然则是不会建议让它运行。只要每隔三个月做一次手动上链,每次五圈,就能避免润滑油在機芯轴上凝结。
(第三)石英表是靠电池驱动,不佩戴的话,有必要把电池取出来吗?我们都知道把电池长时间留在裡面,若发生电池漏液就会损壞内部零件,所以最好每12个月就换一次电池。那把电池取出来就没问题了吧?
错!因为石英表内部的齿轮需要润滑油,当你取出电池使腕表停止运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润滑油硬化的情况,所以再置入新电池也无法运行。其实一般石英表的寿命,能长达35年左右,只是看你怎样去保养啦。
(第四)相信很多人心中最大的疑问是,腕表需隔多久做一次专业维修,尤其是不常佩戴的腕表?
Eric Ong建议,尽量不要超过24个月。
专家简介:Eric Ong
早期由德国一位钟表大师带他入行,並在“ETA”和其它知名钟表屋裡进行培训,总共累积了达30年的钟表学经验。
1985年,他创立了一家“Bonfield”私人有限公司,目前更是权威腕表杂志和电视节目的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