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康透世界:“压力山大”过新年

$
0
0
新的一年来临,又到了被亲友追问的时候。今年,我刚好接近毕业,面临选择就业或是升学,早前,我已经送交了申请研究所的表格,决定继续在台湾深造。但家人却不太谅解,纷纷表示反对。亲戚甲说,到新加坡就业好,先在新加坡就业,筹备一些钱,拿了永久居留才在新加坡继续升学,如此在新加坡就有发展机会。 亲戚乙说,新币兑换令吉如今看涨,更加剧了这种想法。现在到新加坡工作,人住新山,这样一来一回,累积财富更加快。亲戚丙又说,到新加坡就业比较平静,不像台湾这几年经济疲弱,政局不稳定,一下闯进立法院,一下又油电双涨,一下又22K,赚一赚“亚洲美金”比较实际。 面对这些蜚语,我都不太想回应。选择继续念硕士班,主要一来是寻找自我实现,解决心中的疑惑,二来,我也在念大学时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认为升学到硕班的必要。但传统的价值观却不是如此的。 你们草莓族啦! 过去的人十几岁就投入社会工作,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赚钱养家,即使有能力念书,也会选择半工半读,每天努力过着吃苦耐劳的日子。换作现代,人们的求学年龄延长,延迟了到社会的时间,通常到社会工作已经是20几岁的事了,但在老一辈看来,这就是草莓族,经不起考验,成天只能躲在父母的保护伞下。 可是,现代社会需要更优秀的劳动力也是事实,这也导致政府鼓励各企业开办高等教育学府,甚至最新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还为训练及颁发技术文凭的工厂减税。那社会既要更好的劳动力,却不让青年有更高的薪水,甚至不鼓励青年继续升学,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感觉就像“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 再说,大学除了为社会培训劳动力,更重要的大学精神就是让人类完成自我,实现自我。可是,传统的价值观,尤其工人的家庭大多要求孩子赶快成为劳动力,即使想要继续升学,也应该想办法自付费用,不应该为家里带来负担。 这次的过年感觉特别疲累,感觉太多事情要应付,太多事情要回应,脑袋到现在还在回应“你今年几岁啊?还有几年毕业啊? 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啊?为什么不要就业啊?几时回马啊?”这类问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