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早前,来自伯乐大学学院(KDU)槟城分院的赵伟宏(22岁)与来自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Uni MAP)的李佳颖(23岁)组成的“GG“队伍赢得由施耐德(Schneider)主办的马来西亚区域“Go Green in the City绿色节能创意竞赛”冠军。
他们即将于今年4月代表我国与来自印尼、韩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台湾、泰国及越南的代表队伍于东亚区复赛一争高下,以争取入围6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总决赛。
获得评审一致青睐的“能源地垫”点子受启发于一名叫安吉洛卡西米罗(Angelo Casimiro)的菲律宾青少年。他15岁时发明了一种可供手机或USB设备充电的鞋子。当穿戴者在漫步、小跑、跳跃或任何可以给鞋垫造成压力的动作时,鞋子就会产生能量。这些能量会被鞋子上的其他模块转化成电能,从而为手机充电,当然也可以给配备USB接口的收音机、手电筒等设备充电。
“我们参考他的方式再加以改造,使用地垫来取代鞋子。这项概念的目的是把压电技术带到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研发子系统以提高能源效率,以及供应户内与户外的DC电源模块设备。”
步伐力度产生能源
具压电元素的“能源地垫”由金属板、压电陶瓷及电极构成;其优势是小而扁平、容易安装、耐用、折叠式及模块化设计。
当一个人走在能源地垫上时,将施压于地垫底下所安装的压电技术设备。能源地垫将根据一个人的步伐和力度产生不同程度的能源,比如奔跑会比行走产生更多的能源。从脚步获得的能源将被存储在能源储藏器,并可直接被应用。
他们指出:“一个能源地垫所产生的供电量足以供3个家庭使用或点亮超过5000粒LED灯泡。压电技术设备可有效地达到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的目标,减少发电厂的建设和森林砍伐,降低碳排放、温度上升及空气和水源污染的环境破坏,打造一个干净、美丽又舒适的绿化环境。”
结合强项研发创意
由于两人分隔两地,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利用网路进行讨论。他们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构思和撰写方案书,趁着学期假时相约见面讨论,把握有限的时间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李佳颖坦言:“我主修的是环境工程学,从未有机会接触有关电机的学问,对压电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我在一次的活动上认识了赵伟宏,得知他主修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便邀他一起参加比赛,希望结合彼此的强项一同开创创意节能概念。”
赵伟宏擅长实践技术性的实验,而李佳颖则负责提供有关环境影响的数据。为了迎接“东亚区半决赛”的挑战,他们将继续进行更深一层的构思和研发。
作品卖向国际
全球能源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机除了致力于推广及实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解决方案,为培育全球绿能人才及提倡节能意识,自2011年起于全球举办“Go Greenin the City绿色节能创意竞赛”。该竞赛聚集全球精英学子提出创新节能概念,积极发掘与培育各地下一代的优秀能源管理人才,协助他们与国际接轨,促进国际之间的技术与创意交流,并与各政府与民间单位协力落实各种创新节能方案。
此外,竞赛更打破传统,创立参赛团队中至少一名女生成员的规则,鼓励更多女性投入能源管理相关领域,全方位培育率能人才。
今年,马来西亚区域竞赛吸引了来自32所大专院校的184支队伍参赛,其中共有7支队伍入围区域总决赛。每支队伍把能够让城市更绿、更具能源效率的创新节能概念以简报方式呈现,不仅比拼节能概念创新力、商业应用可行性、更重临场表达及将作品“卖”向国际的能力。
全球统一规格
施耐德电机马来西亚区域主席苏宝良表示:“我们希望透过此项全球性的商业竞赛,能培养学生透过全球观点看待节能议题,并顺利与职场接轨。作品全球统一规格,要求学生撰写履历、制作概念简报,并注重商业化发展可行性,是学生活用所学并练习行销自我的很好机会。”
“随着科技及商业的高度发展,全球都市不断扩张,能源需求也不断增加,能源管理及能源效率将会成为迈向能源永续最重要的一环。”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研究指出,至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53%,能源永续更将是全民须共同关注的课题。施耐德的绿能竞赛不仅培养学生对能源议题的关注,更透过学生的创造力及专业能力,建造创新节能概念的“智库”,成为发展及传散节能概念的重要资源。
施耐德电机提供充裕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凡在巴黎举办的绿色节能创意竞赛活动中获选为全球前25名的参赛队伍,该公司就保证给予实习工作的面谈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