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职业病痛系列1:人因工程学 改善职场劳损

$
0
0
简单而言,人因工程学是一门集科学、技术、适应工作设备的使用、工作场所的设计、工作环境及如何根据员工的体能与精神状况所承受的能力,涵盖范围全面,一般人对这门科学的认知,局限在工作设备的设计和使用。 人因工程学在先进国家是非常受重视的一门科学,主要用于预防、改善和应对日趋普遍的职场常见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职业病及职业伤害的几率。 尽管这项科学已被证实可为雇主增加成本效益和生产力,但在亚洲则仍普遍漠视这项与职场疾病有关的人体科学,尤其根深蒂固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大多数企业对于这门科学依然十分生疏。 这门科学是专门研究职场环境所有层面的细节设计,让工作者达到最安全(减少职业伤害)、最有效率(生产力)、最正确(保持良好素质)、最舒服(员工不会倦怠)的科学。 基本上,人因工程学的原则,就是“fit elements of workplace to the person”,设计及调整工作环境,配合人体工程的结构和需求,涵盖层面包括机械、系统、工具、办公桌、工作方式等设计,确保符合人体最舒适、安全及有效率的需求。 短期利益导致疲累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职场仍采用“fit the person to machine or workplace”的血汗工厂模式,一味追求“低成本,高产量”的短期利益,导致劳工疲累不堪,漠视往后长期的副作用。 网络时代,资讯科技成为职场不可或缺的设备,人们对电脑的依赖和使用,不只是工作范围,而是整个生活,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使用电脑、手机、平板和其他资讯科技器材。 现代人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工作及生活模式,最普遍的职业劳损部位就是手部、颈部、背部和腿部的肌肉骨骼,医学界称“累积性肌肉骨骼疾病”或“肌肉骨骼伤病”(Work Related Musculaoskeletal Disorder,WRMSD),这些也都属于人因工程学的涵盖范围。 资讯时代增加病痛 健康的工作环境与身心,是受到国际人权法保障的其中一项权益,尽管在国际组织的积极推动和法律的管制,部分国家的工业意外有所减少,但现代职场劳损却呈相反趋势,其长远的伤害比起工业意外,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大马社会保险机构(PERKESO)的报告,人因工程学和肌肉骨骼疾病相关的个案逐渐增加。在2012年,共有245宗这类型案件记录在案,而2007年仅77起。 该机构的一项研究指出,61.4%使用电脑工作的受访员工,患有腰部、肩膀和颈部酸痛的问题,高达70.6%的受访员工则抱怨有眼睛疲劳的问题。 许多研究也显示,不少雇员涉及脊椎、肌肉骨骼、手、脚和颈部关节受伤,这些都是资讯时代,最常见的职场劳损和病痛,而这些都与职场的人因工程学有关。 许多白领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倘若公司的工作环境及设备设计符合人因工程学,即可避免员工患上背脊疼痛、肌肉骨骼疾病等需要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 调查及研究显示,符合人因工程学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并确保员工的健康。 职场健康意识低落 为了让年轻一代接触人因工程学,政府、教育机构、专业协会及工业团体等各造需要合作,社险机构也积极推动和传播有关讯息,每年还举办人体工程学研讨会及有关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教育活动。 但是,社会的醒觉迄今仅止于工业意外和职场安全,对于职场健康的意识依然低落,遑论关注与重视,即使非政府组织,焦点也多专注在低阶劳工权益,对白领阶级的职场健康,关注度不高。 很多人也不知道,全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机构(NIOSH)已于2013年设立人因工程学中心,专门研究这项科学,而当局也拨款20万令吉充作研究资金,该中心则将提供人因工程学的各种设施,供本地及国际参与者研究与咨询,甚至将之推广到职场上使用。 肌肉骨骼疾病影响效率 手部及上肢手术、微型矫形手术及上肢物理治疗专科拉吉星吉尔医生(Ranjit Singh Gill)透露,1997年荷兰以2000名公务员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的人,20%有颈椎问题,19%有肩膀问题,6%有手肘问题,11%有手腕、手部及手指关节的问题。 他指出,这些都是现代职场常见的职业相关病痛,但直到人因工程学出现及被采用之前,人们对于使用电脑的姿势都没有正确的认知,包括使用电脑的姿势、桌椅、高度、距离、视觉、坐姿、背部及手部等,都是确保一个人能否“工作健康、健康工作”的关键。 人因工程学的入门要点,就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经研究和实验后制定一套符合人体工程的规格和标准。 他进一步解释,肌肉骨骼疾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受力而引起的肌肉或骨骼损伤,其主要特征是疼痛和活动受限。目前,欧美国家已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列为职业病范畴,亚洲部分国家也陆续列为工作相关疾病。 研究证明,肌肉骨骼疾病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的关系,严重影响企业人员的工作和生产效率,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越来越多国家关注职业病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2000-2010年定为“骨与关节病10年”,目的就是提高各国政府对肌肉骨骼疾患的重视。 确保企业执行条例 哈丽玛敦拿督莫哈末卡立医生(Dr.Halimahtun Dato's Mohd Khalid)早前在职业安全与卫生研讨会上强调,人因工程学(或称人为因素)与职场健康与安全是两面的问题,都是需要及可以预防的损伤,提升劳工生产力。 她说,基于不确定的经济因素,业界会继续寻找提高生产力的方案,也因此人因工程学越来越成为受关注焦点,有望减少职场健康问题,缺席率和工伤率,进而提升生产力、品质及雇员道德。 发展5项议程 在马来西亚,人因工程学的发展趋势,涉及5项议程: 1)利益相关者或各阶层涉及者,是否已准备就绪及拥有足够的积极性,在职场实践人因工程学。 2)将人因工程学纳入现有的工作提升过程。 3)管理层领导与雇员的共同参与。 4)将人因工程学从劳工职场,延伸到上游领域,包括工程师和设计师,减少劣质的成品,减少修改,继而减少成本。 5)透过雇员动力和职场的改变,管理办公室的人因工程。 落实3项挑战 她指出,要在马来西亚落实人因工程学,需要面对3项挑战或考验。 一是必须解开民众对人因工程学的迷思:人因工程学只是关于职场安全,但其实很多方面也潜伏健康危机,目前职场对于人因工程学,只是优先关注办公室里的椅子和工作站。由于人因工程学需要耗费许多成本,因此权宜之计是以低成本的介入为准则。 其次,使用或符合人因工程学的设计标准,在职场里的器材,达到设计规格。 第三,通过人因工程学建立起一个和工作系统及优化人类表现的思维系统,重点是综合工作系统,将人体和表现发挥到最高水平。未来的发展是确保企业执行国家制定的条例,在职场实践人因工程学。 第一项策略是将人因工程学纳入正规的职场系统;第二是达到“RAGI”的全面合作——人民(Rakyat)、学术(Academia)、政府(Government)及工业(Industry)——提升各个阶层的意识醒觉;第三则是发展具有策略性的人因工程学,包括RAGI,非政府组织和人因工程学专家。 她强调,要落实及达到人因工程学的目标,人力资源部属下的职业安全及卫生部(DOSH)和全国职业安全与卫机构(NIOSH)在马来西亚人因工程学的支持与合作下,应共同扮演引导角色。 你知道嗎? 人因工程学與肌肉骨骼疾病数據 2007年:77宗 2010年:238宗 2011年:268宗 2012年:245宗 (资料来源:社会保险機構PERKESO/SOCSO) 2004年职业伤病数據 工伤:488萬1400宗(93.6%) 职业病:33萬3800宗(6.4%) 职业病 皮肤病:3萬8900宗 各种职业病:7萬8500宗 重复性职业伤害:21萬6400宗 (资料来源:全国职业安全與卫生機構NIOSH)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