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李光耀生前立下的遗嘱终于曝光,他坚持在他死后“拆除欧斯路38号的房子,如果我女儿玮玲选择继续居住,房子也必须在玮玲搬出后立即拆除。”他的遗嘱执行人李显扬、李玮玲也发表声明,将按照遗嘱执行父亲的遗愿!
这和一般的民众希望“保留李光耀故居”的期盼有了落差。
李光耀逝世,万民同悲,雨中凭吊,百万人瞻仰遗容的感人场面,已深深烙印在人们记忆中,难以磨灭。更甚者,在丧礼期间,有网民把三张奇特的照片贴上网,一张是天边的云彩神奇地凝聚成李光耀的脸谱,一张是云朵形成狮城地图,还有一张是半圆的彩虹。加上出殡当天的滂沱大雨,解读“苍天也哭泣”,这一切,都指向了民间的心理诉求,把这位政治伟人塑造成“神”,希望他死后,仍然庇荫着这小小的岛国。
偏偏李光耀生前最反对让人神化自己!
社会普遍有造神需求
他是个务实主义者,熟读历史,深知极权国家、共产主义社会神化凡人的危险,以及搞个人崇拜那一套政治把戏,这些虚幻的东西,最终将成为“沙漠中的破碎石像”,一切都将荡然无存。
以往,从罗马帝国到中国皇朝,封建皇帝的造神运动与目的,不外是制造恐惧、震慑力,还有顺服。恐惧让你害怕,不敢冒渎、挑战权威,震慑顺服让你世世代代做个听命的顺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固然,李光耀深知这些政治把戏,也深知“若狮城无法继续生存,为伟人立碑,于事无补,若狮城得以生存,那也没立碑的必要。”
但社会普遍有着“造神”的心理需求,也不能纯粹把他们看作是愚昧,或封建主义的残余,而是李光耀的“建国神话”,毕竟在这一两代人留下集体记忆,一时之间,伟人已逝,而新伟人尚未诞生,心灵空虚,难免不理性地渴望“期盼神话不灭”,也是人之常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