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从前,中国男人远渡重洋到马来群岛讨生活。每每遇到季候风起,船只无法启行回程时,男人被迫滞留在那陌生的土地。等待季候风过去的日子,漫长又寂寞,男人爱上了当地女孩。他娶了她,一起有了下一代。他们的孩子,男的称峇峇,女的称娘惹。
美丽的爱情故事,衍生了南洋独有的峇峇娘惹文化。
多年过去,今天的马六甲,文化正在进行中,却也在消失中。
顶着马六甲的烈日,迎着海风走在荷兰街上,街道两旁是20世纪初建筑,充斥着特色民宿、餐厅等,这里是游客聚集地。就在街上某间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口,挂着写上“马六甲州峇峇公会”,好奇心驱使下,推门而入,竟堕入一场来自马六甲辉煌时代贵族式华丽婚礼当中……
早期马六甲峇峇娘惹多属于名门望族,他们曾聚集在荷兰街(Hereen Street,今敦陈祯禄路),荷兰文路名直译为“绅士街”,表示当时街上住满了有财的绅士。
名门贵族的婚礼程序也较平民百姓更多程序以示排场。可惜当年的排场却被今日峇峇娘惹视为麻烦,甚少人愿意奉行传统婚礼,宁可做简单西式婚礼,即便奉行传统婚礼,也只是简化版,能去掉的繁文缛节都删除了。
传统婚礼12天礼成
14年前,洪炎成的婚礼成为当时马六甲峇峇娘惹圈中的大新闻。洪炎成是地道马六甲峇峇,妻子也是当地娘惹,所以对于婚礼细节,他非常清楚。
峇峇娘惹传统婚礼从结婚正日开始至婚后第12天方才宣告礼成。单是那长达12日的婚礼已令人咋舌,若将婚前筹备时间也计算在内,提亲、订亲合八字、纳彩礼到结婚前夕,那至少得花上半年的时间。婚礼需办的嫁妆、纳娶吉品到仪式上个人的小动作、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
送汤圆准备迎娶出嫁
婚前首先得合八字,选一天“订亲日”,由男方长辈代表到女方家中洽谈结婚事宜包括聘金、嫁妆细节等,并拿女生八字,然后让算命先生根据双方八字,选个适合成亲的好日子。
订亲后就是送聘纳彩,即俗称的过大礼。由男方长辈送聘礼到女方家长,聘礼必定包括一对龙凤彩烛、一对白兰地、新娘嫁衣、戒指、装有现金的红包(聘金)。女方将部分聘礼留下,部分退还给男方作回礼。
热闹欢腾互相帮忙
婚礼倒数两日,男女双方家里开始忙碌起来,摆设新床、布置、准备宴客等,陷入一片热闹欢腾的气氛当中。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上门帮忙,主要为准备结婚前夕宴客的食材忙碌。
洪炎成说,“大伙儿上门帮忙不但能减轻喜府的工作负担,从中也联系大家的感情,这也是峇峇娘惹人至今仍能维持稳固联系的秘诀。”
踏入正式婚礼前,有3件大事必得在婚礼前夕完成。首先是Sang Yee(送汤圆),男方代表拉大队,沿途敲锣打鼓到女方家,送上一瓮汤圆表示“新郎已作好迎娶准备。”,之后再由女方送汤圆给男方,表示“新娘已作好出嫁准备。”
【4大重要日子】
长达12天的婚礼,有4天特别重要,分别是首日娶亲,三日敬茶,六日验贞洁,十二日摆喜筵。洪炎成表示,时代不同,现在几乎不可能花12天搞婚礼,现在人们都把12天的活动浓缩入一天内完成。
首日:迎亲
天未亮前,新人分别在自家进行第一个环节———梳头。新人穿上全白内衫,称为梳头衣,由送嫁娘及一名男孩为新人梳头,并将夹着四物(剪刀(除坏迎吉),秤子(平衡),尺(正直)、梳子(顺利的人生))的通书交给新人。
插满144支花簪
仪式完成后,新人分别穿上色彩鲜艳的华丽中式婚服。新郎装束似清末男人扮相,头戴黑色圆帽、身穿长袍马褂;新娘则穿上古装新娘大红衣裳,缎面长袍上绣满凤凰、孔雀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全身上下戴满闪亮金银饰物,头顶上的发髻插满144支花簪,戴耳环、套金镯子,脖子也挂上重甸甸的金项链。
穿上礼服,双方父母得向新人敬酒,代表孩子已经长大。敬酒后,新郎便要出门“骑马”迎亲去。拉着大队直驱新娘家,一路上又是敲锣打鼓,又吹喇叭,昭告天下“我今日娶妻啦”。来到在新娘家门口,得先由岳父“行礼”邀请,再由新郎“行礼”回礼,新郎才得以进屋去。吉时一到,新郎入房迎娶新娘。
直接吞下甜汤圆
早期峇峇娘惹的婚约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新郎揭开新娘头纱那一刻,双方才第一次见面。新人得在房里吃“Cuntok”,既婚后首次共餐。新郎新娘进食都得由送嫁娘代劳,得先吃甜汤圆,一口两颗,一白一红,不可咀嚼必须直接吞下,寓意白头偕老。
首日礼成。新郎留在新娘家中过夜。
三日:敬茶
新郎留在新娘家度过两夜了,今日将把新娘娶回家。这天称“Soja Kahwin”,也是敬茶日。
新郎带着新娘回家,向男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敬茶行礼。向男方亲戚敬茶后,新人再回到女方家中,向女方父母、长辈及兄弟姐妹敬茶行礼,并留在女方家过夜,三日总算礼成。
六日:验贞洁
这天是新娘重要的日子,到了验新娘贞洁的时候。早期男人娶妻执着娶“清白”的处女,并相信处女首次行房必会流血,因而衍生了此环节。验贞洁的方式是由送嫁娘与新人一起回到新郎家,由送嫁娘将沾有处女血的新娘的“梳头衣”
递给男方母亲证明新娘的贞洁。新娘顺利过关,男方将邀请女方家人前来一同享用椰浆饭,代表他们正式接受新娘。之后,新人就留在男方家过夜。
洪炎成强调,早期由于经媒妁之言娶亲,这是必要的环节,但现今自由恋爱时代,该封建环节已被废除。
十二日:摆喜筵
婚礼的最后一日,也是摆喜酒宴请宾客的日子。从前凡嫁娶,在住家范围内设下几围台,便是婚宴酒席了。洪炎成说,峇峇娘惹好客也爱热闹,婚宴上少不了唱歌跳舞余兴环节,欢天喜地地为婚礼画上美丽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