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到来都像天使落入凡间,有一天他将展翅高飞,在空中快乐歌唱。即使他生来便折了翼,或某天翅膀掉了,也没有任何理由阻挡他高飞。可是人们啊!你在他的起飞跑道设下太多障碍,剥掉他飞翔的权利。他本是飞在空中快乐歌唱的天使,如今却跌坐在起跑点上哭泣,你听见了吗?
特殊孩子或身有残疾的儿童经常也被称为折翼天使,他们就同其他孩子一样,纯真、快乐,却因肢体或智力的缺陷,被现实社会区分他们与其他孩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马来西亚代表薇薇娜贝蒙(Wivina Belmonte)表示,残疾儿童之所以残疾,并非上天给予他们残缺,而是社会的无情、世俗的眼光,夺走了他们的能力,把有能力的孩子推向无能。
享有平等权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残疾儿童也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是他们之中很多并没有得到与其他孩子享有平等的权力去学习、发挥,还有玩乐。
社会不能因为他看不见而不让他学习,因为他没有脚而阻止他追逐游戏。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孩子也一样,他们应该享有与其他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生活和社会支持,社会不应只因他们残疾而剥夺他们的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同等权利,不论他年龄、肤色、语言等而遭受歧视。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写明,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另外,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也明确指出残疾儿童应享有与其他孩子同等的权利。
难融入社会主因:忽略他们的需要
薇薇娜指出,社会忽略特殊孩子的特殊需要,是导致特殊孩童未能融入社会的主要原因。
就像每个人都有各自需要,特殊孩子有特殊需要,社会并不应该只看见多数的利益,而忽略少数的利益,这是对少数不公的对待,更何况,特殊孩子不过只是孩子啊!
她说,特殊孩子需要的不是世人怜悯和同情,不是要特别对待,而是公平对待。
公平对待是指社会把特殊孩子的需求纳入考量,包括交流、语言、不歧视、具体需求的合理便利、设施的通用设计,提供一个方便他们生活的环境,让他们享有自由及融入社会的机会,而非在他们的原本就不容易的生活上增添更多阻力和障碍物。
文明社会透过硬体建设、软体设施缔造便利生活。
然而,这些所谓的生活上的便利,其实只是根据多数人的意愿和需求而设,并未将所有人的需求纳入考量,因而造成少数人在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例如没有升降梯设备的地铁站,不利于轮椅人士使用;又或者在生活上遭受歧视、差别待遇,在工作上或学习上遭受排斥或限制,少数人被迫走向边缘化。
特殊孩子更因为残疾外加年龄幼小的双重弱势的身份,在面对生活周遭的不公对待,就连哼声的机会都没有!
社会硬体建设及设施,他人的歧视以外,更严重的是遭受至亲的排斥、暴利和遗弃,现实中这些种种有形或无形的残酷对待,不断在特殊孩子的肩上施加压力,这叫他们小小肩膀如何扛得住啊?
确保残疾儿童获得公平的待遇,首要挑战是提高大众对残疾儿童的醒觉,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
社会人士应该自我调整态度,聆听特殊儿童的声音,看见他们的存在,否则,他们将永远被遗弃在社会边缘。
薇薇娜透露,大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积极透过各种管道帮助大马建造一个公平的社会。
方法包括提供残疾儿童分享故事、展现才华及发表意见的平台,提高大马民众对残疾儿童的醒觉,召集合作伙伴及召开会谈以拥护残疾儿童;并积极推行具影响力的活动,以促进建造一个不排除任何人在外的,适合所有人生活的社会。
全球残疾儿童数字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有将近9300万儿童面对某程度的残疾,即是说每20个14岁或以下的孩童中便有1人残疾。
庞大的数字就如一击鸣锣,惊醒沉睡的世人!
如何定义残疾?根据《残疾人权利公约》对残疾人的定义: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
学习障碍人数多
焦点转向我国,截止2012年,在马来西亚登记局下注册的残疾人士共有44万5006人,占了我国人数1%。
而单单在2012年里,新注册残疾人士便达8万5803人,儿童人数(18岁以下)共有2万9289人,其中男孩人数较女孩人数多,共占了62%。
在所有残疾儿童人数中,学习障碍儿童人数最多,达1万9150人,排在其后的是肢体残疾儿童,共有4286人。
薇薇娜相信,我国残疾儿童实际数字比政府公布的数字更多,比如一些居住在乡村的儿童可能在没有接受到资讯,或因为其他因素,未前来登记局注册,因此未被记录在案。
登记施行政策
每个孩子都应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我国教育部以下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有三种:特殊学校、综合学校及融合教育计划。
根据在2012年获得的数据,特殊教育学校(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及中学)的学生入学人数共有2270人;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学前教育,1名教师对2名学生;小学,1名教师对3名学生;中学1名教师对5名学生。
她认为,要帮助大马的特殊孩子获得公平对待,首先社会必须除掉对残疾儿童的歧视及侮辱,包括对儿童本身及其家人;父母应该向登记局注册其残疾的孩子;及收集完整的有关数据,以帮助政府制定合适的政策及施行计划。
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 法律约束保护儿童
刚过去的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下简称儿童日)。
不同于国际儿童节(每年6月1日,为纪念二战期间利迪策惨案),这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成立的纪念日,其目的是为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全球有3亿儿童正遭受着暴力侵犯、剥削和虐待。
这些不公平的对待发生在任何地方,包括学校;另外,还有上百万名儿童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
尊重最低权利
为了保护儿童免遭暴力、剥削和虐待,联合国大会分别在1959年11月20日及1989年11月20日,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及《儿童权利公约》(下简称《公约》)。
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将11月20日定位国际儿童日,以纪念在这一日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及《公约》。
《公约》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通过54项条款中规定了儿童(18岁以下人士)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公民、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并通过两个与2000年通过的《任择议定书》(《关于儿童参与武装冲突的任择议定书》及《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进一步保护儿童免于参与武装冲突和免受性剥削的侵害。
《公约》规定缔约国政府应当尊重的最低权利和自由,包括尊严和价值的尊重,无论其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观点、血统、财富、出身或能力如何。
缔约国有义务考虑儿童最佳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行动,修订并且制定法律和政策。
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所有成员,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每个人也努力达至公约中所规定的标准和原则。
我国于1995年批准《儿童权利公约》,2001年我国政府推行了儿童法案,旨在为儿童加强受保护的环境;并在2002年将初级教育被纳为义务教育。
绘画印制邮票
配合今年国际儿童日,大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国人对儿童的关注。
国际儿童日活动重点活动包括:中英巫3种语言的海报、明信片,以及网路宣传如短片、网页,还有第三届亚洲残疾青年运动会等。
另外,重点活动是与大马邮政公司及Kakikreatif联合主办“我世界的色彩”绘画比赛,公开让所有残疾儿童参与,胜出者获得大马邮政公司送出的1万令吉奖金,胜出的作品被印制成邮票,并已在10月22日于全国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