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悼念雅波--淡泊名利默默耕耘

$
0
0
之一 上月间我出席在马六甲举行的“农牧世界博览会”,翌日在酒店早餐时遇见何乃健,他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你一个坏消息,雅波逝世了!” 这的确是马华文坛的不幸讯息。虽然我与雅波已有一段日子没有见面,却从没听过他有什么病痛;而且在两个月前,还收到他寄来的《向马汉致敬》复印书。恶噩如晴天霹雳,过于突然,突然到使人不能接受和置信。后来几位文友来电,告知各报发布了新闻,雅波是于10月28日下午4时30分在家中午睡后辞世。 又折损一名猛将 得接受事实了。文坛星沉,马华文艺界又折损了一名猛将,令人哀伤啊! 《向马汉致敬》是由雅波编制的怀念马汉特辑,厚达120面,哀悼作家马汉的文稿共收录了39篇,而雅波执笔(包括后记)的就有4篇;就中尚包括了各报刊登马汉逝世、出殡的新闻及挽词。雅波在每则文稿、新闻全部打上消息发布日期,可见他的用心,与对一位文坛同道远去的关怀,还有敬意。 雅波总共完成了10部马华文史的编制,依秩是:1.我的文学路,2.2002年300字极限篇,3.浅谈马华文学,4.2003年300字极限篇,5.马华作家的悲欢岁月,6.2004年300字极限篇,7.名编系列与其他,8.2005至2011年300字极限篇,9.马华文学90年及其他,想不到第10本编制《向马汉致敬》竟成了他的绝响。这,正如他的猝然隐身而去,令人震惊,更叫人叹息! 雅波近十多年来几乎绝迹文学活动,没有在任何文艺场合中露面,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写作,默默耕耘,尤其是他的极短篇及杂文,频频在《南洋商报》的〈商余〉和〈南洋文艺〉版出现,丰富并替马华文坛增产。 出钱出力为儿童文学奠基 处理体裁方面,雅波擅长写小说与散文,他的极短篇(他称为极限篇)更是脍炙人口,形成他的独特文体和风格,也是他后期努力开发和积极创作的方向。在几十年不长也不短的写作生涯,雅波出版过近20部小说和散文,多部儿童读物。雅波主持的闪光出版社,曾举办多届全国性儿童创作比赛,并把入选佳作收录出版,为儿童文学奠基,出钱出力,雅波可谓功不可没。 之二 1947年出生于太平的雅波,60年代崛起马华文坛。他经常投稿的园地除了国内报章的文艺副刊,我记得当年大马有两位作者的小说和杂文获得香港《当代文艺》主编的青睐,那就是已故的梁园和雅波。雅波除投寄小说、散文,我还读过他在《当代文艺》发表的新诗,而且刊出过好几首。《当代》由《星星、月亮、太阳》作者徐速主编,高原出版社出版,我也曾将诗作寄给该刊,所以对雅波的诗作特别注意。印象中,雅波的诗歌结构、分行,甚至风格也与众不同;可惜,雅波后来没有继续创作新诗,他在《当代》刊登的诗作,也不见收集在他已出版的著作里。 终生守住祖家 除了在新加坡南大就读的日子,雅波一生没有离开过诗情画意的出生地太平,终生守住祖家,过着平淡的生活;甚至结婚后也没有搬离那间祖传的老店,戏院街的咖啡店。 70、80年代,我离乡背井,北上吉打州,任职橡胶园,每一、两个月总在大年与故乡江沙之间往返,途经太平,我停车拜访的两个人,一个是退休后定住太平的陈致超校长,另一个就是雅波。雅波在华联就读高中,陈校长曾在华联教课,所以雅波也是陈校长的弟子。 曾经多次带着家人,到戏院街敲叩那间咖啡店楼上的大门。总要等上半小时多,才获睡眼朦胧的雅波阑珊接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雅波因写作把休息时间晨昏颠倒,静夜搜索枯肠,白天睡觉,过午才起床。雅波的哥哥掌管咖啡店,我们一起走下楼,就在咖啡店聊天。 1990年我调职,深入风下之乡丛林,与雅波接触遂之少了;后来远飞所罗门群岛,和马华文坛上的知己少通音讯。退休后,与雅波在太平德教会重逢,原来他已在德教会医药部做慈善工作,救济病人。 雅波对文学默默耕耘,一生淡薄名利,却活出精彩!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