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是个很特殊的国家,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有很多种,虽然我们的国语是马来文,可是每当病人来见我时,我都会问病人要用什么语言沟通。
假如是马来人或印度人,那么语言的选择当然是英语或马来语。如果是华人,那选择更多,可以是英语、华语、广东话、福建话,客家话等方言。所以我几乎在还没见病人前都会先问他们说什么话,我相信这样的情形在别的国家并不会发生。这也是大马比较特殊的地方。可是这也造成一些很有天份的病人,把全部语言参杂在一起,有时真的会听得满头雾水,不知所云。
几种方言混杂
我本身倒没这样的天赋,不能在同一个句子里,把几种方言夹杂在一起。假如病人想说华语,那么我会全程讲华语,并不会两句华语,一句英语或广东话,因为觉得很混淆。
其实大马人虽然看似懂得很多语言,可是却都不精只通,一般人的语言掌握都上不了殿堂。本地华人如果以华语和中国或台湾人交谈时,他们并不能完全了解大马人的华语。与香港人沟通时,他们会认为我们的粤语不纯正。
英系国家会认为我们的英语不达标。这是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挑战,因为太多方言,而且已经本土化,变成只有我们才听得懂的马来西亚式华语或英语,并不能走出本土,走向世界。这也是为何我们虽然什么语言都懂,不过却不精通的原因。当然精通多国语言肯定有好处,方言当然不包括在内。
最重要是互相了解
其实,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是能够互相了解,尤其是病人与家属,而语言的选择当然是病人和医生都能掌握的。我就见过一个医生,只会讲英语和福建话。
遇到不懂英语与福建话的病人,最好的方法是找个翻译员帮忙。可是这位医生还是会坚持以福建话与病人沟通,所以整个咨询就如同鸡同鸭讲,各自表述。病人完全不理解这位医生在说什么,所以又过来见我,真是浪费人力、资源以及时间。这也是为何一些华裔病人坚持要见同族医生,最大原因当然是语言的考量。这是我们特殊的国情与文化。
比较奇怪的是一些病人,虽然能够掌握较好的中文,却坚持要说英语,而且讲得很辛苦,真是莫名其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