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经过美罗,见到各类各型的车辆如过江之鲫,镇里的主要公路都被挤得满满的;塞车的情形,一如大城镇。那时候还没有南北大道,人们从北马经过怡保前往吉隆坡,必然得经过美罗。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南下北上车辆通过这里匆匆赶程。
由北南下,进入美罗之前,可以见到苍翠碧绿的园林,由道理两旁铺陈开来。美罗虽是工业区,但早年广种橡胶,后来又大事种植油棕、番石榴,那一片茂密的林木,就是这些农产的所在地。听说美罗早年以产锡出名,可现在只留下一些用来养淡水鱼的废矿湖。
鸡子饼风味独特
路过的车辆,来到街上那家以售卖云吞面和鸡仔饼出名的餐馆,都会纷纷停泊下来,走进店里,找个位子坐下来叫个面,享受这里出名的美味。我初次尝到这种有地方风味特色的云吞面,还是朋友特别介绍的呢!店里人多的时候,位子都被坐满了,还得等待有顾客走开时快点抢位。
这家品珍鸡子饼风味独特,有几种品类,远近驰名;很多过路客都会趁机购买一些给家人品尝,或当作手信送给朋友。
有一回清晨时到达美罗,我停下车来吃早餐,却被一条人烟繁忙、买卖声与喧嚣声混杂得热闹的巷子吸引住了,趋前信步逛逛。巷里有摆摊卖面食、衣服、日用品等等的商贩,也有蹲在道旁一隅售卖鱼虾、蔬菜、瓜果与各类土产的妇女与农民;还有卖糕饼、炒粉之类的小贩,有的忙得满头大汗,有的拼命招来顾客……我喜欢走进这样的人群里,去静观他们的民情生活,也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的实际情况。
通常,我路过美罗的时间,多是在午后。那条早晨喧闹的巷子已经冷清了。几家有名的饮食馆却生意特好,过路客一般都会为了自己喜爱的馆子而停留,或用餐,或吃个面,找点小食……
无核番石榴
出了热闹的市中心,沿着主要的公路,就会发现好多果子档,卖的是清一色的鸡屎果(番石榴);水果盛产的季节,就多了红毛丹、榴梿、山竹之类的本地水果。忘记了自哪一年开始,美罗一地的果农种出了一种无核(没有种子)的番石榴,酥松、脆口而干甜,口感特好,远近知名,吸引了许多路过的车辆纷纷停车选购。
以上所说,是我印象中美罗曾经有过的风光,它不是大城镇,却因为它的几样名产,吸引了人们的口碑,在历史中写下了繁忙和热闹。
车水马龙不复
而今进入美罗,车水马龙的拥挤现象已经不复,城市冷清多了。在舒畅的车阵中,我不知道人们是怀念旧日的繁华呢还是满意于当今的闲适?有了南北大道之后,一般车子已经不必经过美罗这个城了。纵然如此,一些怀旧的车主还是会从大道上拐进来享受一下这里的美食。大儿子就曾经载我到过其中一家专做过路客生意的餐馆,除饭菜面食之外还兼卖很多种糕果礼品。
这次就停在城中一家旧餐馆用餐。普通的面食、汤粉,却让人回味。店里还有档口售卖经济饭,各年龄层的打工仔陆陆续续前来购买、以较廉宜的付费充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