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每个人心中都各有属于自己的意义,也许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也许是短暂逃离熟悉的人事物;也许就是想出走!不管是哪一种,人的记忆会随时间而老化,10年20年后,恐怕早已不记得那旅途中曾有过的美好经验,但只要拿出当时拍下的照片回味,就像木匠兄妹合唱团Carpenters唱的《Yesterday Once More》,昔日美好情怀再度涌现。
为什么“在路上”要记录?都是为了牢牢记住那曾经的美好。
不一般旅记
你或许不认识赵于萱,却可能知道喜欢手绘旅行游记的“鱼”。
走过无数国家接触过无数人事物,“鱼”赵于萱用一枝生花妙笔来记录,分享在电子报、结集成书……引发读者旅人跟风的冲动,然后大家一起发现……手绘真是要有专业训练或美术天份才行啊。
赵于萱 手绘美好
鱼的手绘手写游记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她也从人家的女朋友,升格为妻子,两个孩子的妈,更出版了包括《鱼的捷克旅行手记》、《鱼的希腊旅行手记》等7本手绘游记书,而她的旅程依然在进行,创作也持续当中。
记录美好事物
“一开始只是习惯把在旅途或生活中看到的人、事、物在笔记本里写写画画记起来,后来逐渐变成是旅行回来后,回忆时若想画也会随兴的画。第一本比较完整的笔记应该是第一次去意大利旅行时。”
严格说起来,以手绘方式记录旅程与她大学时期的专业训练有关。“老师请我们随身带一本笔记本,记录生活周遭让你感动或美的事物(包含搜集好的视觉设计商品,例如:名片、明信片、广告单……),透过手写手绘,随时替自己的美感充电,同时,花时间书写与描绘的过程会训练‘观察力’与‘专注力’的特质。这些都是学设计的人必须要有的特质。”
一景一物心动就画
手绘手写旅程的成品是赏心悦目的,创作过程却是费时费力,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鱼说:“旅行是纪录的最好时机与主题,当我们到了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异地时,感触会特别敏锐,五官体验最为深刻,最容易吸收并获得。这样的旅行纪录是很费时间的没错,但生命里本来就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时间去沉淀与累积,没有捷径,无法速成。
“对我来说,这样的旅行纪录是随着心情决定的,我写我想写的、我画我想画的,任何都有可能。只要时机到了,也许一朵花、一栋老建筑、一个旅行箱、一个迷人的微笑……让我心动笔就动了。”
鱼的创作方式:随心作画
“我的旅行通常有旅伴,大多是我先生或当地认识的朋友、网友,当大家一起旅行时,我就不会现场做画,大多会先用相机拍起来,如果是不能拍照的地方,会先简单勾勒一下,回头有空再画,又或者是今天画一画,明天突然想到什么就接着补着画,后天工作很忙就先放着,深夜听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想起写画到一半的笔记,又会拿起笔记来继续画。
德国写生经验特别
但我之前曾经有过3个月一个人在德国大城小镇旅行,那时因为不用考虑到旅伴的问题,所以常常一下午就找个地点当场写写画画。那次是比较特别的经验。
“我觉得,创作与写生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创作”通常是离开当下此刻时空后,再经过思考与咀嚼后完成作品,而‘写生’则是真实地立即在现场把眼前事物描绘下来。我大多是选择前者。”
鱼的创作步骤:
1.先用铅笔勾勒大致位置。(若是小物品或较简单的画,也许铅笔勾勒就省了)
2.在用细黑原字笔或0.8代针笔把线条确定并画好。
3.把铅笔线大致擦掉,若有色笔在身边就点缀点几笔颜色。
旅行必备工具:相机、空白页面笔记本、铅笔、橡皮、黑笔(或另外加上红蓝笔)、纸胶小剪刀美工刀(方便黏贴票根与其他想留着的资料)。
鱼的旅游路线:多看多走
“我老觉得年轻时要走远一点,多接触一些与生活上差异大的事物,以便刺激思考,而且到较远的国家旅行,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与体力,早年以欧美国家居多,亚洲与东南亚国家则是近年来比较常去的,因为小孩还小,我跟先生比较难安排一个月以上的居游或旅行,此时亚洲邻近国家就只需要5至10天就可轻松成行。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心,旅行则是一路上陪伴我们最美的花朵。
“常有人会问我关于旅费的事,我倒是觉得人生里常常都是‘有钱没闲、有闲没钱’,年轻没钱但有大把时间,年龄增长之后经济较宽裕了,但家庭与工作都让人绑住了走不开。
一趟能够深刻思考的中长期旅行或短游,会对年轻的心灵带来宏观思考与对未来的更多想像力与潜力。这样想想,就会发现钱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锺训宏 跳离地球表面
一部相机。一个瞬间。青春正飞扬。
包括你我他在内,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免俗的用相机和照片来记录与回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26岁的锺训宏(Stanley)也是如此。
注入生气和活力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出国的他,除了在地球表面拍摄千遍一律的“甫士”照,还喜欢搞搞新玩意,例必来个指定招牌动作———跳离地球表面———一、二、三,奋力往上一跳,让掌镜者按下快门留住刹那。
有些事情不需要深究为什么,就譬如为何要跳起来拍照,其实没什么大道理,锺训宏纯粹就是因为觉得很特别,便不自觉的开始在旅途中择点景点拍下跳跃的照片,有时候是他自己跳,有时候是和同伴一起跳,不要小看这个跳跃的动作,却能瞬间为照片注入生气和活力。
咳咳……周遭的路人甲看到这个年轻人在跳跃有什么反应?行注目礼和微笑是必然的,但他说“ok啦”,他并不在意外人的看法。
从2009年至今,锺训宏已经跳遍中、日、韩、南非、巴黎、土耳其、法、印度、德、瑞士等多国著名景点,他还为计划取名为“Jump Around The World跳遍全球”。
跳几回才成功
跳跃式拍照虽然不新鲜,要拍得好也是要有功夫的。
根据锺训宏的经验,被拍者必须放轻松,望着镜头往上跳,而掌镜者也要捉准时机即时按下快门(他用的是数码单眼相机),很多时候要连跳好几回才成功,偶尔也有一Take就完工。
“印像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北印度的Pangong Lake斑公湖(藏语称为“长脖子天鹅”)跳,”当地海拨4000公尺(注:云顶高原海拨约1860公尺),空气较为稀薄,他跳了几回就喘大气了,但也留下难忘的回忆。
如果你也厌倦了一成不变的V手势、腼腆望镜头,不妨也学锺训宏跳跳看吧,或许你也会爱上那种青春飞扬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