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病人过来找我,想进行大肠内窥镜检查,可是却提出要以最先进的方法检测,因为他最近读了一篇报导,阐述胶囊内窥镜检查大肠的功能。
当然,胶囊内窥镜此技术已存在好多年,大约是90年代末吧!它的发明倒是帮了医生一个很大的忙,因为在这之前,最令医生头痛的是出现在小肠的问题,所幸小肠问题并不普遍。在胶囊内窥镜之前的检查法是钡餐检查,非常不准确。小肠肿瘤是很罕见的问题,80%左右的小肠问题是血管畸形造成小肠出血,而钡餐检查却无法侦查出血管畸形的问题。
特别培训掌握技术
当胶囊内窥镜的发明出现后,解决了这问题,可是它只能做出诊断,不能治疗。直至多年前来自日本的亚马莫多教授发明了双气囊小肠镜,才解决了小肠治疗的问题。这一技术相当耗时,医生也需要特别培训才能掌握。
至于大肠的检查,目前最好的法子还是内窥镜检查,因为医生可以操作与掌控内窥镜,也能同时切除大肠里的息肉。
除此之外,因为胶囊内窥镜是一次性使用的检查,费用相对来得较高。而且假如检查到肠胃里有什么问题,病人还是得进行一个内窥镜检查,费用就是“两边”了。
现在有许多的证据显示大肠癌筛查是非常有效的预防大肠癌的方法,而大肠内窥镜检查费时又费力,许多医学研究员都在努力发明与改进日前技术,以便让大肠筛查不须经医生之手,而目前最有潜质的是电脑断层扫描结肠成像。
这一技术在90年末研发,经过了十多年的光景,还是有许多瑕疵,它会错过太小的息肉,不够精准。当然最近这几年胶囊内窥镜也来到了大肠筛查的领域,虽说简单,可是还是有它的缺陷与不足。
粪便隐血检测最实际
所以,目前最普遍与最实际的大肠癌筛查法还是粪便隐血检测,因为它便宜、简单使用,精准度也相当合理。
一旦粪便隐血检测呈阳性,病人就得进行大肠内窥镜检查,以检查大肠里息肉或初期的大肠癌。假如病人患上的是大肠息肉,医生也可同一时间切除息肉,这当然也是避免大肠癌非常重要与关键的步骤。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肠癌的筛查会变得更简单,更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