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与8岁的小儿子宜任一起开着Youtube听台湾东海大学校牧李贻俊牧师为捷运事件的祷告:
亲爱的天父,
我们为东海的每一个角落祈祷,
愿祢用深深的平安充满我们。
祢将我们一个一个牵近东海,
也认识在校园中的每张脸庞,
当连日大雨倾盆如泪滴下,
洗涤了厚厚的尘埃与雾翳,
却也暴露了我们的不完美与缺点。
但亲爱的主啊!
祈求祢仍使我们知道自己是被祢所爱,
当我们此刻觉得愤怒或不平,
请教导我们在被误解中爱与包容的力量,
因为祢在世界的嘲讽与不解中也默然不语。
教导我们体会无辜的受伤生命
他们正承受我们无法想象的伤痛
唯有祢能够亲自保护与安慰
我们此刻一起为郑同学祈祷,
他曾与我们在文理大道错身,
只是他常常比我们都更加孤单,
祈求主此刻仍与他同在,
因为我们仰望同一片东海的天空。
祈求主安慰此刻为此感到自责的人,
擦去他们懊恼的眼泪,
激励他们的爱心,
不因此灰心丧志,
我们每一人都因祢美好的旨意,
在东海大学经历淬炼成长,
而祢必赐下平安之福在东海,
我们的祷告是奉主耶稣之名, 阿门!
听完之后,向儿子解释,东海大学环工系二年级学生郑捷在台北捷运犯下骇人听闻的随机杀人案,造成4死24伤,东海校牧室制作了祷告文,为郑捷与受害者祝祷。
须为错误付代价
接着我教导他,郑捷这样做是错的,警方逮捕了他,他须为自己的错误付上代价,但我们无须再向他“丢掷石头”,去批评论断他的错误,反而要祷告,求上帝让他觉悟,有机会知错改过。
其实在这个事件爆发后,一时间许多人在探讨什么样的家庭会“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时,我心里感到很不安,对郑捷的家人来说,这样的言论可能造成二度伤害,其实这样的事件,我们在同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而不只是出事犯错者。
我与宜任分享圣经记载,行淫妇人被带到耶稣面前,法利赛人问耶稣是否应该拿石块掷那个妇人的故事。
宜任问:“妈妈,一个人会拿刀砍人,是一夜之间突然想杀人吗?还是想杀人想很久了?”
宜任自己想了想,又说:应该是想了很久吧!
我说,像妈妈生baby那样,Baby在妈咪肚子里慢慢形成,先有心跳、有眼睛鼻子,然后有手有脚,最后才有baby出来。想杀人也一样的,是在头脑里慢慢“长大”。所以一有想杀人的念头,就要即刻奉耶稣的名,命令这个念头退去,但不可叫人家去死掉算了。
这取自《雅各书》一章15节:“私欲既怀了胎,就出生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不好的念头(私欲)不是一夜之间成形的,是在脑海怀胎,逐渐长大———要用8岁孩子能够明白的言语解释,不很容易,只能如此简化讲述。
后来想想,在腹中孕育新生命是件美好的事,若把负面的犯罪也用怀胎来比喻,孩子可能会转不过来,,若用癌症肿瘤来比喻罪的形成,或者孩子较能明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报道,郑捷小学的一场受拒的暗恋,就困扰了他十年,甚至很想杀掉那女生及一个曾拦阻的同学。而他痛恨捷运,也有古怪的原因,因为“父母自幼就安排他越区就读两所明星学校,每天必须搭捷运上学。
便利的捷运成了让他被迫接受父母安排的帮凶。”
而杀人灵感从何而来?那些血腥暴力的电玩,恐怕难辞其咎,它们就是在喂养那些可怕的意念,甚至提供了方法。警方指郑是性格孤僻的宅男,热爱打格斗电玩,郑的面子书亦有可疑贴文,多次提到“砍”字。当他在电玩上表示要在捷运上杀人,竟有网民呛他,只敢说不敢做,有种去做做看———里应外合,于是发生了悲剧。
我对宜任说:“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妈妈不要让你们玩打打杀杀的电子游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