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因着这些标签

$
0
0
“精神病”和“精神病人”每一次成为媒体和社会焦点,原因通常都跟暴力扯上关系,这次也不例外。 521台湾捷运杀人事件,媒体和民众为施暴者郑捷率先贴上了精神失常的标签。郑捷有没有精神病不是我们的专业范围,但媒体把暴力事件与精神病过度联想和强调,已经不断对社会民众造成误导,制造并持续强化一个歧视精神病友的环境。 几乎每一次发生类似的伤人事件,民众都会把施暴者和精神病扯上关系,在精神科医师下定论之前,社会公众已经为这些人贴上“神经病”的标签(其实“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两码子的事)。我有三年多在一家精神康复中心照顾和训练精神病友,当中主要是患有不同程度精神分裂症的成年人,也有一部分患有躁郁症、忧郁症等等。与这些固定服药的病友近距离相处的日子,我褪去了许多带有恐惧和偏见的标签。然而每当有访客到来,他们的问题还是会让我心一阵刺痛,“你不怕他们发疯伤你吗?” 受尽歧视和误解 因着这些标签,以及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无知,精神病人(无论哪一种,轻或重)即使有稳定的情绪,也受尽他人的歧视和误解。他们因着药物的副作用导致流口水、手不受控的颤抖、眼睛斜视等等,却会被人误会是故意的不当行为,投以鄙视的眼光,甚至发出投诉。 其实他们如其他伤风、感冒、贫血、心脏病、患癌的人一样,生病了,只不过他们的病影响他们对外来和内在的资讯接收,继而产生在我们眼里看为不当的反应。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和他们相处比和所谓正常人相处更加没有包袱。他们虽然不善表达,但总在意想不到时告诉你,其实他们都明白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感激。我收过最动人的生日祝福不是来自“正常”的朋友,而是一位精神病友。 如果以后有人问:“你不怕他们发疯伤你?”,我会说:“我比较怕不发疯的伤我。” 你在媒体所听到、看到、读到的精神病友伤人事件以外,还有成千上万的精神病友正在安分守己的默默工作,默默求学,默默在社会的白眼下生活。事实是,“正常人”伤人的比例远比他们多。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