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在贵族世家,或许你很乐意继承上一代的事业与财产;但要是你身在农业世家,你是否还愿意担起上一代的衣钵,留守大地上谦卑地农作呢?
在这高度城市化与人口外流的土地上,这班台湾休闲农场的第二代,不但没退缩,反而面对现代种种挑战,承上一辈的创办精神,持续经营筑梦,将农场引领到未来。
都市人 找回真挚的情感
台湾休闲农场,为台湾观光旅游的重要卖点,历经30年的摸索,创下了历史奇迹的新一页。而今已进入由第二代经营的年代,他们目前所面对的除了转型、人才管理的挑战外,最难解决的,还是两代传承的问题。
农业在现代化的历程中,面对着各种挑战与问题,包括人口外流、隔代教养、技术断层,产业面临黄昏等危机。于是,台湾早期发展观光转型,将以传统生产农作物为主的农业转型为休闲农业,也就是就近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同时结合农牧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打造而出的新产业。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秘书长游文宏博士表示,“在创下农场奇迹后,如今台湾休闲农场的第二代也面对转型、迎合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的多重挑战,他们各自需采取不同策略来迎接挑战。”
日前,苹果旅游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第3届“台湾农场休闲化:第二代的梦想和奋起之路”,邀请了8位第二代休闲农场业者来分享他们的梦想与经营心得。
第一站分享会位于吉隆坡的马华视听室,现场民众座无虚席、热烈地期待着分享者吴侃蔷、林静慧、卓志成与吴明哲的演说。他们有着与前一辈创办者不同的故事与想法,但他们对自己的土地都有着同样的热情与使命。
就如苹果旅游集团董事经理李益辉(李桑)说的,他们不只是在农耕,更将农场休闲化,让土地附加价值,同时推广到世界各地。
他表示,“如今打领带的农民所赚的钱比许多人高,而且生活更满足快乐”。
第二代休闲农场业者所面对的困境
曾到过台湾休闲农场的旅客满带深刻回忆,无论是那电影情节中的浪漫云海、或是好吃又健康的美食料理、甚至亲身体验农村的纯朴生活与大地洗礼,都让人流连忘返。
但30年前,这里仅是一片无际的水果园或稻田,如今之所以会有那么舒适的环境与优美景色,全赖上一辈的努力开辟与第二代的革新而来。这过程中,所耗费的岂止是钱?更多的是两代之间随之而来地冲突与矛盾。
是老板?还是老爸?
仙湖休闲农场第六代独子吴侃蔷,深受两代传承授权的困扰。
他叙述,“我经历着25岁后的‘叛逆期’,很多时候,我和父亲都坚持自己的原则,找不到共识的方法。诸如翻修、更换棉被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闹得半年不说话。”
虽然如此,他却不曾放弃这差事。从小在农村成长的吴侃蔷,深受农夫们安分与平静的工作态度影响,长大后他决定找寻农业的真正本质,并以人为本,对土地谦卑的态度,把城市人带回农场。
“过去,旅客只为了来这里休闲或吃水果,无法体会土地真正的意义。”于是,他积极探寻故乡的文化与传统价值,并请朋友将它画下来,另外,也将农村每一个文化特色,设计成让游客可体会的、可带走的、可享用的创意商品。
无论是传统炊饭、龙眼干甜品、或是两人一起合作的DIY小册子等小巧思,背后都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故事,这些体验让日渐疏离的都市人,找回真挚的情感与对土地的感恩,同时也让农村精神延续下去。
当代人需要的模样
他与太太致力营造出“本土文化发展的生活品味”,让农场变成当代人需要的模样,让年轻一辈对身为农夫感到骄傲,那么也许年轻人就不用走了。吴侃蔷心里默许。
至于与父亲的关系?吴侃蔷这么形容,“父亲传承了农夫的固执,他所做的事情,奶奶不曾理解过,而我也继承了父亲的固执,因此现在也只好继续与他斡旋。这也就是代代相传的结果,每一代人的努力都希望下一代更好、更进步,这是很甜蜜的负担。”
富二代vs农二代
“侃蔷用了5年证明自己,而我呢?用了20年来证明,到最后也只是证明了,我是她的孩子。”头城休闲农场的第二代幽默道,“要是我妈妈当年将那笔钱投资在内湖的一块地,那如今我就是富二代了。可是,现在我没有大直美丽华商场(台北繁华地段),但我拥有了120公顷的两座山,还有很多的朋友和健康的人生。”
他是头城休闲农场之母———卓妈妈的二儿子卓志成。卓妈妈是个小学教师,在创办头城休闲农场时有个期望,就是让到农场来的民众可以向大地学知识,与灌木交朋友,了解三生一体的生态,尊敬所有的生命。
对于上一代好的观念与精神,孩子希望传承下去。因此,他们所办的所有活动以此出发,让每位来宾都能亲身体验农民生活。与此同时,卓志成也加入现代化新元素,如与媒体与综艺节目的合作、与网络旅游公司合作等,同时,更加强调伙伴合作关系。
卓志成对“承上启下”的两代事业的看法是,“不要只是生气,而是要争气;不要只是看破,而是要突破。”
设计第二代 一起完梦
4位分享者中,最能了解与上一代相处的,应该是与父亲一起创办飞牛牧场的吴明哲,毕竟他也是半个创办人。
然而,拥有博士学位的他,也曾想过靠自己创出一片天,到最后为什么回到农场呢?
原来,吴明哲有个聪明的父亲,“他设计让我自己去感受。与他去日本小岩井农场的旅行中,让我发现农场还不错,在这洗脑过程中,我们就逐渐筑起共同的梦想。”
而今,飞牛这个父子梦想算是实现了。同为人父的吴明哲,也开始设计孩子的未来,包括念食品科学系的大女儿与念建筑系的二儿子,以希望飞牛牧场能代代相传。
每个世代交替中,父母都希望将成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然而不同的世代有自己的想法,他对两代传承的相处之道以“和睦”、“同心”、“专业”与“分工”为总结。
和睦:吵归吵最后还是要家和万事兴;
同心:父亲的设计让孩子有共同的梦想,有一致目标想要创造;
专业:父亲有父亲的专业,孩子有孩子的专业,彼此互相尊重;
分工:他做他的,我做我的,我们分工合作,最后能够整合起来。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两代在经营休闲农场过程中,若有意见不合,员工应该听谁的?
这头疼的问题,最后总是丢给夹在中间的媳妇与家婆。雪霸休闲农场的媳妇林静慧为难地说,“先生目前正因第二代接手的压力而无法远行。”
林静慧感恩上一代所付出的辛劳,就如家公当年为了找一块地种植水梨,于是在海拔1929公尺的地上,拓路、拉水、拉电,成为了台湾北部最大的水流供应商;家婆则是对现金流量与库存有很好的管控概念的农药代理商,让下一代无后顾之忧地接手。
然而,当事业越做越大时,迈向系统化作业是必然的事。“老一辈的有情分在、不要过度商业化,当年轻一辈要转变新东西,就会有所反抗与怀疑。”
因此,此刻的雪霸休闲农场第二代,正积极聘请专业管理人的加入,同时兼顾维护环境与社会企业的使命。“我们要在山上做个受欢迎的企业,同时也要对环境负责,节能减碳、出钱出力,以提供后续者学习的地方。”林静慧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