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有感而发:作协35周年庆感想 ———并祝愿孟沙早康复

$
0
0
马华写作人协会在1977年6月成立筹委会时,到会的32位写作人都很年轻,平均年龄约20至30岁,朝气逢勃;隔年1978年7月29日正成立时,到会的依然是年轻人。 然而,到2013年庆祝35周年会庆时,出席的同一批人已是60至70岁的老人了。 晚宴上作协颁发20多位作家“文坛长青奖”的奖牌,给尚在创作的老作家,场面温馨。 当年创会时,筹委会的四位主催功臣:1.原上草,2.孟沙,3.锺夏田,4.杰伦,除原上草早已离世外,孟沙住安老院。 在作协出版,由柯金德主编名为“墨香人和” 的纪念刊上,赫然见到会务顾问孟沙以颤抖的字迹题字;“我在康复中,谢谢大家的关心与祝福,加油!”乍看还喜,他能写字,对一班老友来说,禁不住还是悲从中来。 干劲十足向前冲 回想起30多年前,这位创会之一的文坛健将,从第一届到第四届(1978-1982)担任总务起,到第四届至第六届(1986-1990)担任会长时,都是理念执着,干劲十足向前冲,可说他私人的生活,几乎和作协事务分不开,听说常引起家人不满。 作协在草创之初,内无资金,外无援助,社会人士对作协认识不深,遇筹款时,常被睥视,前途困难重重。 幸亏在他的带领下,当年的一批年轻理事,频频活动,在工余之暇,他们常南下北上,时而怡保、槟城,时而马六甲、新山斗志昂仰,好不容易,筹到一笔钱,逐渐做出点成绩;在1979年4月办文学工作营,同年7月《写作人》创刊号出版。 1980年9月筹募文学基金晚会。 1981年出版《作协文库》第一辑12册,1983年与《南洋商报》联办第一届写作讲习班(共八届),这批年轻人热情可嘉,果然也搞得有声有色。 不再孤军作战 他离开作协后,没想到这种艰辛的工作,居然后续有人,数十年来,在历届会长与理事的不断努力下,作协已渐入佳境,越来越壮大,而今已受到华社的重视,遇上活动时,获得华族企业家的赞助,华团自身也受影响办起文学活动,可喜。 另一方面,因为作协起了联系作用,本地作家不再孤军作战,因而与星、马、泰、印尼、汶莱的亚细安作家与港、台、中国的部分作家都有联系。 今年农历年前夕,上海作家邵德怀来隆,除见老友外,也和孟沙见面聚餐,过后,他的电话都联络不上,年廿八晚,他的儿子来电话说孟沙中风入院,只好打电话通知他常来往的朋友们,他出医院后往老人院,今已半年,他的确是在康复中,并能以左手写字,他本来即将出版的一本长篇小说《尘网XX》已打好字,也带在身边,到访的朋友都劝他不能再劳累了,他只能笑笑点头,他意志力强,我对他早日康复是有信心的,祝他早日康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