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作办学筹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在2014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首任校长徐扬生说,第一批在深圳校区开设的23个专业,将更接近前沿学科和时代需要,师资力量将由全球聘请为主,并逐渐面向全球招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是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在2011年7月达至的办学计划。根据规划,该校将分阶段招生,长远办学规模为学生1万1000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5000人,预计明年招收的本科生,三成名额将优先保留给深圳户籍考生。
中英文双语教学
据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实行书院制度。该校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为该校最高权力机构,并拥有最终决策权。
首任校长徐扬生是通过全球招聘、遴选产生的,任期4年,并在今年8月1日开始履职。徐扬生出生于浙江绍兴,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被浙江大学录取。
7年后,硕士毕业的他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此后8年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任教并从事机器人研究直至1997年。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徐扬生开始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担任一系列教职及副校长等行政职务;而科研学术方面,他在空间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领域卓有建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港中大(深圳)办学方向也继承香港中文大学,即学校将建立3至5个书院,每个学生进校后,将属于一个学院和一个书院。在书院,不同学院、年级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学习、竞赛、娱乐、交流,实现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最终得以全面发展。
专业教育和人格培养
徐扬生表示,该校未来将继续“融会中国与西方、结合传统与现代”,致力于创办一所具有中华文化而又面向世界的研究型大学。
他说:“我们缺的其实不是专家,而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因此,一所优秀的大学应该具备展望全球的视野和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专业教育和人格培养并重,在一定意义上讲,人格塑造要比人才的培养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