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最尊敬的南洋人

$
0
0
当年,《南洋商报》在卓先生领导下,奉行的是“无为而治”的企业文化,大部分同事,都把报馆的工作视为职业和事业,都能自动自发地尽量发挥本身的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南洋商报》前董事经理卓振强先生,日前息劳主怀,让我想起数十年来,我和这位我最尊敬的南洋人,所涉及事件的点点滴滴。 在卓先生去世的新闻报道中,所用词汇诸如“平易近人”、“谦恭有礼”和“有泱泱君子风度”等,我想,这应该是和他接触过的人的共同看法。不仅是在商报共事期间,即使大家都退休离开商报后的偶遇,他都会很熟络的和你打招呼,绝不会掉头不理你。 说他有泱泱君子风度,也许他是受英文教育的缘故,做人处事往往根据道理与事实。比如,在他治下,有个时期报馆有人建议换老总,他拿出数据说:“他做老总每年赚大钱,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换掉他。谁敢保证换人后仍然赚大钱?” 代表工会谈判 我与卓先生的直接互动有3次,其中一次因有关当事人已不在,毋须再提。另外两次,一次是作为他的对手的谈判,一次是作为他的下属的辩解。 1970年代,我获选为全国新闻从业员职工会南洋商报分会主席,那年商报盈利丰厚,工会会员有要求增发花红的强烈愿望,这个担子就落在以我为首的工会身上。 我们决定联合报馆另一工会共同争取。那时报馆并不设人事部,卓先生是统管报馆所有事务的负责人,理所当然的是我们交涉的主要对象。 由于这是破天荒第一遭,管财务的刘廷钦与南马经理黄德霖(皆已故),和卓先生3人参与了和两个工会的谈判。但谈判并不顺利,两个工会被逼采取行动照章工作,严重影响报纸的出版。双方的立场皆很硬,像是毫无转圜余地。 幸好不久出现给双方下台的契机。我国前首相敦拉萨在伦敦病逝,此全国关注的重大新闻,如因报馆内部事务而延迟发出,责任恐怕劳资都担当不起。于是双方达致和解,馆方答应发3个月花红,劳方则承诺尽力工作,完成任务。 说我捣蛋搞对抗 第二次是在我服务20多年后的某一年。我要说,当年的南洋商报,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文化机构,传统上,服务满20年,即可获得馆方发出一支名笔,作为对员工忠诚表现的奖励。那一年,我接到人事部同事电告,说某日请出席表扬大会。 我并没有出席。第二天上班,知情同事告诉我,有人“烧沙爹”说我捣蛋搞对抗。果然,下午经理部来电,说卓先生叫我去见他。我去到经理部,看到董事经理办公室大门开着,该部门的同事,望着我现出诡异的笑容。 进去后卓先生示意我坐下,劈头就严厉对我说:“为什么不出席,你要跟报馆作对搞破坏吗?”我平静地回答说:“Mr Toh,我一个人怎样搞破坏?相反的,我非常拥护报馆表扬同事的政策。但是,我要提出的是,我只是接到人事部的一通电话,也不知是真是假,这是不尊重资深员工。我认为,馆方应该出一封正式的邀请函,这样才能表现馆方的诚意。况且,有价值的并不是那支笔,而是那封肯定信。”卓先生听我这样说,脸色缓和下来,说:“你的建议我会考虑。这礼物是你应得的,现在交给你。”我领了礼物,便步出办公室,向经理部的朋友扮个鬼脸。 不用职权迫害下属 卓先生就是这样的君子,他讲道理、听意见,他不屑用职权迫害下属。 当年,《南洋商报》在卓先生领导下,奉行的是“无为而治”的企业文化,大部分同事,都把报馆的工作视为职业和事业,都能自动自发地尽量发挥本身的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的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能在华文报界有几十年的风光岁月,卓先生功不可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