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驻足红尘:成都

$
0
0
成都是个悠闲的城市。 成都人有句话说:“成都的休闲方式,就是宽巷子和窄巷子的休闲方式。” 因此,宽巷子和窄巷子就好比这老城的两条脐带,为这座城市输送营养与氧气。换句话说,这座城市的文化厚重感,皆由此两条文脉传递。 成都人的悠闲生活方式来自这两条巷子。那么,这两条巷子有着怎样的来源呢?她为什么那么悠闲,且影响深远? 京城的建筑格局 其实,开初并不叫巷子,而是两条胡同。一条叫仁里头条胡同,一条叫仁里二条胡同,两条胡同的宽窄度其实差不多。这也就是说,宽的不宽,窄的也不窄。两条胡同改称为巷子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既有胡同也必然要有四合院。那不仅是一个北方的称谓,也是京城的建筑格局。那是康熙年间八旗子弟的一次大迁移;三千官兵,奉命驻扎成都。于是在成都筑城墙,盖房子。所盖的当然是京城格局的四合院了。而四合院前的那条悠深巷子,他们既不称之为巷也不呼之为路,而管叫做胡同。老人说,以前胡同两旁植了很多树,多数是银杏树,日益茂盛的绿叶,不但可以遮阳,还可以挡雨。高大的银杏树站立在墙边,不管是黄昏还是夜晚,风声潇潇,衬托出一种古木幽深的韵味,让人不禁心神恻恻地对那个过去了的世代怀满了思古之幽情……其实也不必听老人回忆,你只要站在巷子里的某一扇院落门前,就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时空静下来的安祥与宁静…… 营造了浮华纨绔气 是的,自从爱新觉罗这个家族率领“清兵入关”,建立了大清皇朝以后,为巩固政权,以防万一,即使是驻防的官兵,也全都是八旗子弟。 于是乎,一座城池的性格便形成了———八旗子弟,他们向来都是闲散惯了的;吃喝玩乐,是他们的生活写实图:喝茶、打牌、搓麻将,拎着个鸟笼穿街过巷,上茶馆、听戏、唱戏、在馆子侃大山,甚至是懒洋洋地坐着晒太阳,也是一种活法。从中道出八旗子弟做人与过日子的哲学。当来到西南这片蛮烟瘴雨之地,他们仍不脱皇城的富贵气,为成都营造了一派浮华的纨绔气,却也无意中为成都缔造了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据说,因着八旗子弟的到来,还为成都兴旺起一门生意———典当。典当祖上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并不陌生———喏,电视剧这种情节多的是。 在文学作品中,更少不了这方面的描述,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文化内容,令人着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