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轮椅篮球人

$
0
0
虽然幸福和不幸,不能做比较,但在残疾运动员面前,生在同样环境的身体和心智皆健全者,实在没有资格轻言放弃,甚至“活不下去”。 都是大好青春或是黄金岁月的年岁,有人生来不完美,有人因意外残疾,从此人生大翻转。每一个轮椅篮球员,有各自的故事和经历,但都用“逼”出来的韧性,克服生活万难心灵低潮,重新找到自己的平台和价值。 轮椅上挥洒韧性 18岁那年,刚考完大马教育文凭(SPM),正是憧憬未来的黄金岁月,蔡智佳却意外坠楼,虽大难不死,却从此残疾。人生突然骤变,只有当事人及过来人,才能了解那种晴天霹雳、恐惧失措、沮丧痛苦、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纠结的千回百转。 一切从零开始 年轻正好岁月,朋友们各奔前程,自己却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坐着轮椅,诸多不便,有待适应,所有计划和梦想霎时幻灭。 长达几个月的治疗,接着8个月的物理治疗,医师将他引荐给马来西亚轮椅篮球联合会秘书长洪坚固,轮椅篮球队的创立人,也是积极推动残疾人运动的体育科学博士。 蔡智佳原本是溜冰的,没有篮球根基,一切从零开始。那一年,2004年,轮椅篮球生涯的开始,已是事隔两年之后。次年,参与为期2个月的日本轮椅篮球交流培训计划。 原本就喜欢运动的他,学习和掌握能力皆强,从日本受训回国后不久即开始代表球队参赛。迄今10年,从国内联赛、东南亚国家到亚洲区域的大小赛事,日本、韩国、澳洲、印尼、缅甸、菲律宾、伊朗等国家,都留下他的“轮迹”,经验累积,球技提升,视野也开阔了。 重新看待自己 “其实,练球不难,也不辛苦,最难、最辛苦的,是接受自己……真正的转变是在打球之后,多了出国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事物,视野和想法也有所改变。” 转眼10年,再回首,轻描淡写简述“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接受事实,接受不一样的自己,接受别人的眼光,接受必须面对的未来,学习重新看待自己”。 人在逆境,会激发不曾想过的潜能。 今天的蔡智佳,是轮椅篮球国家队其中一名资深老将,全职受训,出国比赛的日子,总会把握空档,投入另一兴趣———新闻摄影。 三字真言:不放弃 蔡智佳负责控球,陈越彬则是远程射手,两人都在2013年获选为第一批轮椅篮球国家队代表。从四肢健全到意外残疾,都经历过一番曲折挣扎,练就今时今日的“Iron Man”。 因意外而脊椎断伤,有2、3年的时间,父母四处寻访医师治疗,年方16岁的陈越彬就只能窝在家里思索茫然未来。后进入残疾人自强中心学习电脑和修理轮椅技能,也学习独立生活。 2005年经负责人介绍,从砂拉越的老家来到半岛的万津康复中心,重投篮球怀抱。 求学时期已经接触篮球,纯粹兴趣,不同的是从正规篮球转换到轮椅篮球。从来不曾胸怀大志,只是“抱着玩玩心态,喜欢和大伙儿一起打球的快乐感觉”。团队和纪律生活,不只让他重新找到自己的平台和价值,也让他收敛暴躁脾气,学习与人相处、沟通、协调、合作。 问他“有一天退役后,未来理想和目标”,他腼腆坦言“正处于彷徨中,寻思下一段旅程的方向……”人生的转折总是无法预知,也许上天已安排好另一段旅程,就等他做好准备。 先后请蔡智佳和陈越彬分享“一路走来的感想”,两人不约而同吐出三字真言———不放弃。 激励的话语,若由旁人来说,只是身在局外的美丽说辞,由他们来说却是让人折服的坚毅。 简单三个字,一辈子的功课,多少人真正修习,及格过关? 亚洲区域成绩亮眼 马来西亚的轮椅篮球,起步比人迟,却后来居上,从东南亚之末,超越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国家,至今与“轮篮霸主”泰国不相伯仲,在亚洲区域更是大跃进,从十强之外,跻身第6名的最新成绩。 去年,我国青年及体育部正式将轮椅篮球纳入国家的残疾运动项目之一,遴选12名表现最好的球员,成为首批全职受训及获享全津贴的国家队代表。 拨开云雾见蓝天 这样的认可和支持,对当初创立轮椅篮球队的洪坚固博士,以及一路并肩走到今天的拿督廖润强而言,绝对有“苦尽甘来”的欣慰。 廖润强在球员们身上看到何谓“坚韧”,深受感动和启发。与其说是洪坚固和理事会的坚持,轮椅篮球才拨开云雾见蓝天,其实是球员们不放弃的实际表现,让轮椅篮球有今天的进展和成绩。 热心可能是一时激情,要长期坚持绝不容易。残疾运动员的认真和挑战难度的精神,许多健全运动员也比不上。即使无障碍空间的诉求已渐受关注,但社会普遍上仍对残疾人有意无意地歧视和误解。 “其实他们也需要机会和平台,不能因为身体的残缺而扼杀他们的权利和才能……他们也能为国争光,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潜能。” 尝尽人情冷暖 廖润强现任马来西亚轮椅篮球联合会总会长,洪坚固是秘书长,也是国际轮椅篮球联合会亚太区副会长。两人当初的热心,在轮椅篮球员身上延伸启发,看着球员们用心苦练,找回自信,慢慢成长,过程的五味杂陈,百般心情,都化作欣慰。 “他们都是在不具任何优势条件的逆境中,展现感动人心的坚持。凭靠顽强的意志力,克服了身体缺陷、交通不便、家庭经济条件欠佳、社会异样眼光、心理障碍等考验,让人肃然起敬,也自愧不如。” 球员有球员的苦,理事会有理事会的难,12年来筹措经费长期支撑及推广残疾人运动,从一个人的号召,到几个人的合作,一步一脚印地聚集更多的爱心、社会责任心和热心,成立各州理事会到全国联合会,间中看尽人性嘴脸,尝尽人情冷暖。 “单单篮球专用的轮椅,一辆就要1万令吉,日后的维修和保养,还有给予球员的津贴、载送交通、膳食和住宿等,都是开销。” 训练不超过2小时 2002年成立最初,搜罗符合条件、具备潜能及有兴趣的残疾人士,组成完整的球队,从零开始训练,指导技巧,也辅导欠缺自信的心理。 此外,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也让洪坚固操透了心。由于下半身没有知觉,无法察觉任何不适,若长时间训练,可能导致臀部磨损,皮肤溃烂或生疮,因此除了限定训练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也定期身体检查。 然而,运动员不只是肢体缺陷,还有其他的顽疾或并发症。有一名学员,因患骨癌而截肢,苦心栽培多年,岂料癌症复发,可能再次截肢至大腿上部,若然如此,身体将难以保持平衡,意味着不能再打轮椅篮球。 林林总总不为人知的幕后艰苦,洪坚固一言难尽。 严格规定装备 轮椅篮球是我国所有残疾人运动项目中,唯一有表现和成绩的团队运动。 轮篮的人数、篮板高度、场地规格以及玩法等等,都和一般篮球运动无异。不同的是,球员以轮椅代脚,只能靠双手和上半身动作,在技术上难度更高,比赛规则、犯规计分较为复杂,就连装备也有严格规定。 国际轮椅篮球裁判叶宝文是跑全场、盯紧球员动作、裁定球员是否犯规、决定发球权属方以及响哨警告的“判官”。目前为止,他是马来西亚唯一获得国际轮椅篮球裁判资格的人。 他说,轮椅篮球和正规篮球的规则大同小异,每队同样5人上场,每场比赛分为4节,每节10分钟,1、2节间、3、4节间各休息2分钟,上下半场之间休息15分钟。若第4场结束后比分相同,需加时比赛,直至分出胜负。 “除了一些特殊规定,大部分规则都和国际篮球联合会所制定的无甚差别。比如使用不符规格的轮椅、臀部离开座面、脚离搁脚板、利用下肢的任何部位获取不公平的优势,或使轮椅获得动力等等。” 他说,轮椅篮球虽然规则与正规篮球没有多大分别,可是裁判的“法眼”也必须要很尖锐,就像一些碰撞或是上篮后摔倒,是否要吹停,而且在捉“带球跑”时也要很“敏感”。 他指出,一般比赛大约费时90分钟,可是轮椅篮球耗时2小时,因为经常要吹停比赛,而且坐在记录台的“技术老爷”必须要很眼利,确保场上球员的总残疾分不能超过14分。 叶宝文也强调,其实轮椅篮球的竞争也很激烈和精彩,在争球碰撞会出现“撞车”事故,打快攻时推动轮椅的力量和速度很快,上篮时的动作非常敏捷等,这是正规篮球不会感受到的。 分级员责任重大 洪坚固除了身兼轮椅篮球队成立人、教练、轮篮联合会秘书长及体育科学博士数要职,还有一个特殊角色———分级员。 一支篮球队,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岗位,教练可自行决定由谁担任中锋、大前锋、小前锋、得分后卫以及控球后卫。 但是,轮椅篮球员的位子和资格,是以残疾程度和活动能力分配,分级标准是由国际轮椅篮球联合会制定,分级权是获得国际轮椅篮球联合会赋予资格的“分级员”。 目前,全球具有国际资格的分级员不到20人,马来西亚共有2人,洪坚固是其中一个。 “每一队有5名篮球员,每个人在投篮、传球、抢篮板球、带球、移动轮椅时的活动能力,视残疾程度不同而分配负责岗位,分级法为1分,1.5分,2分,2.5分,3分,3.5分,4分以及4.5分共8个分值,5个人的分值总和不能超过14分,否则将被判技术犯规。” 【特殊规定/犯规】 1.由轮椅倾斜造成轮胎以外的任何不为触及边线以外的地面,将被判出界。 2.当运动员摔倒在场上,未经裁判允许,服务人员不得进入场内。 3.比赛中位获得优势,臀部离开轮椅座面、脚落地等,都属犯规。 4.场上5名队员的总残疾分超过14分,将判为技术犯规。 5.除了手以外,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地面。 6.运动员在腰以下及轮椅两侧或前后运球,不能在两膝之间运球。 7.每推动轮椅一次或两次,必须运球一次,否则就算违例。 8.允许在限制区内运球和投篮,停留时间若超过5秒而不投篮,即为5秒违例。 9.运动员未获准的用具。 10.无论是在死球或活球状态,运动员与对手或对方的轮椅接触。 11.侵人犯规。 知多一点:发展与医学有关 1946年,德国医生格特曼为了帮助二战中受伤的士兵恢复健康,就将用于治疗脊骨损伤的轮椅马球,改为轮椅篮球,并筹办了第一次的轮椅篮球比赛。 当时比赛用的是普通轮椅。随着轮椅篮球不断发展,比赛日益激烈,原本用于物理治疗的方式,因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逐渐发展成竞技项目,并且制定明确的比赛规则和轮椅规格。 往后的发展,轮椅篮球越来越普及和盛大,尤其是篮球发祥地美国,轮椅篮球迅速推广及发展。 1949年,全美轮椅篮球协会成立,轮椅篮球也成为正式的体育项目。 1960年,第一届罗马残奥会至今,轮椅篮球一直是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残奥会最受欢迎和引人注目的比赛项目,对观众而言,是众多残疾人运动项目中,最具观赏性的体力和技术挑战赛。如今遍及全球将近100个国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