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史泰龙的母亲在健身房里不停地挥洒汗水,吊环丶举重丶哑铃丶卧推,无一不上手,力度堪比年轻小伙子,能不震撼吗?天啊!老人家今年芳龄92。
有老妈如此,儿子肯定也是好样的。难怪史泰龙年届68仍不放弃,正在积极打造《敢死队4》,准备不日推出。
高龄90的美国前总统老布斯,多次以跳伞的方式庆生,并且规律化———每隔5年跳一次。虽然背后有个跳伞员撑住,从高处一跃而下的勇气和胆量,还是要给他打个满分的。
看过武的,那文的呢?
103岁杨绛(钱钟书夫人),刚刚出版小说《洗澡之后》;黄永玉,知名画家,91岁,几个月前,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展》;著名语言学家,人称“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2006年出版《语言文字学的新探索》,时年100岁,据说今天还健在;还有最近几年先后下世的名人如季羡林丶黄苗子等等,当时虽高寿100丶90,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尽是幽默丶达观丶谦和,而且仍旧著述丶研究丶创作,大有不知老之已至之概!
这些老人家都奉行顺口溜所反映的:之一:90岁不稀奇,80岁正当年,70岁小弟弟,60岁算老几?
之二:60岁小弟弟,70岁不稀奇,80岁真精神,90岁多来兮,100岁笑眯眯。
美国101岁老人不服老,坚守岗位73年。
这则新闻标题说的是老人歌德曼在照明公司工作了73年,至今并无退休打算。记者问他为何坚持继续上班,老人反问:“那我应该做什么?整天坐着,慢慢变老吗?上班是一种挑战,让我能多动脑,多活动。”
越活越自信
今天很多中国的老人不服老,他们越活越自信,越老越年轻。他们心态好,勤劳好动,不喜欢闲着。譬如福利院的老人们,学习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含音乐丶体操丶书法丶手工之类。
即便不在福利院,老人们可以选择的还是很多,像书画丶摄影丶舞蹈丶木球丶健身操丶钓鱼丶合唱丶下棋丶放风筝……想对自己好一点的,想宠一宠自己的,自然会考虑旅游,给自己制造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老人开始走出自家的楼房丶院子,在小区里吹拉弹唱,在公园里引吭高歌,在广场大跳其舞,在人行道上下棋打牌,到处都有大妈大爷的身影,到处洋溢着欢乐丶满足丶幸福。
更有者不想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便当起义工丶志愿者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发挥余力余光,寻求认同和存在感,为老年生活觅一份精神寄托。
他们各适其适,各得其乐,娱人自娱;依然阳光,依然青春;充满激情,充满热力;将晚年骨子里那不紧不慢不赶场的潇洒尽情释放出来。
在众多高人跟前,已经跨入耳顺,直奔古稀的我,岂敢言老?
他们发话,喝道:“老什么老?你还得努力,你还得生活,你还得坚持,退而不休,懂吗?”
“老人们”这么一训斥,令我诚惶诚恐,不敢造次,赶紧继续工作丶学习丶写作,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