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问:我的眼袋随着年龄的增加日益严重,虽然花钱用了许多产品及方法,眼袋依然挂在眼睛下面。本来就不算大的眼睛看起来非常别扭,要怎样才能去掉眼袋呢?
眼袋,一般我们中医的名词称为下眼胞。
上下眼胞都属于脾胃消化系统。眼袋的成因,就是上下眼皮或上下眼胞的皮肤肌肉呈现松弛的表现。
提高脾胃功能
形成眼袋的原因:表示你的肠胃消化系统功能虚衰不振;脾胃主运化水谷,脾胃功能直接影响到肌肉功能和体内脂肪的代谢、脾胃功能减弱,水湿运化不畅,皮肤和肌肉缺乏营养、松弛无弹性,久之则出现眼睑下垂,形成眼袋。因此,提高脾胃功能可以辅助消除眼袋。
第二是过度疲劳影响到脾胃系统;现代人普遍喜欢熬到三更半夜才睡觉的习惯,会造成生理的过度疲劳,如同中医所言“劳倦则伤脾”,结果就会影响到消化系统。
第三与饮食习惯有关系。拜现代科技文明之赐,的确能够让食物借电器得以保存新鲜,不过这些冷藏下的食物也为我们带来诸多身体病痛的问题,尤其是冰品。
中医所说的脾,它指的是脾经的功能。
人体摄入的食物在胃肠内转化为水谷精微后,需要脾的运化才能为人体其他组织脏器所利用。
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会滞留在局部,进而会化生为痰湿,从而导致大便稀薄、面色苍白,眼袋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气血运行不畅
此外,中医学理论提示,肾主水,其色为黑,肾虚会导致水代谢障碍,肾气不足日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目失所养,则出现黑眼圈,多表现在下眼睑。所以有的人除了有眼袋还伴黑眼圈。
从经络来看,眼袋发生的位置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点,与脾胃的关系密切。下眼睑走胃经,眼袋的位置是胃经的承泣穴、四白穴所在。
眼袋的出现多是因为胃燥化水功能出现衰退,胃机能差,承泣穴、四白穴阻塞造成的。所以,除了穴位的按压是预防、消除眼袋最有效的方法。还可进行眼部按摩,沿一定的方向轻轻在眼周进行按摩,每天数次,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补气治疗原则
中医的治疗方面,既然眼袋的产生与消化系统有关,我们就会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七味白术散等方剂,当然也包括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这些都是属于健脾补气的药物。一旦我们身体的任何部位,出现松弛脱垂的现象,肯定都会以健脾益益胃、补气的治疗原则来处理。
最后还会加些山药、薏苡仁、钩藤、葛根等能增加局部肌肉组织弹性的药物。同时也用一些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防止肌肉组织松弛。中药中有很多收涩剂,如芍药、山茱萸、葛根、五倍子等,都能让肌肉组织不会因为停止服药而再度松弛,而故态复萌。
通过用健运脾胃、补气收涩的方式,即能有效的改善上下眼胞松弛的现象,这才是根本的治疗方式。不过还是要再三强调,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晚睡,不饮食冰冷,才能有如预期的效果。
养生药膳
材料:黑豆20g,赤小豆20g,薏仁20g,榨菜100g,猴头菇20g,竹荪20g,鲜粟米1条,胡萝卜1根,水8碗。
调味料:盐适量。
做法:
1.黑豆洗净,用水浸泡3小时。
2.猴头菇、竹荪洗净用水浸透备用;其他材料洗净备用。
3.粟米切小段,榨菜、胡萝卜切块。
4.清水煮滚,加入全部材料,慢火煲1小时。
5.加盐调味,即可上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