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从古至今都被冠上“神秘难懂”的看法,其实认识中药一点都不难,从药名着手简单又容易,不但能轻松认药也能当个初级新手养身族。让我们一同由每味中药有趣的名称来了解及应用他们吧。
‧妇科良药———益母草
益母草的药名来源于孝子的故事:古代有位孝子见母亲长年因妇科病造成的腹痛,立志遍寻名医为母亲治病。掌理医药的神仙被他的孝心感动于是赐他药草治病,母亲服用后不仅排出瘀血连疼痛也渐渐消失,后来孝子就用这种草药治好了许多妇女疾病,久而久之大家就给这种药草起名字为“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茺蔚,味苦辛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作用,治疗妇女瘀血型疾病为妇科要药之一,故有益母之名。
‧理血要药———当归
“当归当归,离血当归”———当归是一味统血调血与补血的良药,其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针对个人体质搭配恰当可适合用于寒、热型体质,许多人只闻当归补血就大量或不当的服用,误使血压升高或头昏及腹泻等身体反应,而错怪当归的良效。只要经过严谨的配伍针对病因,当归就能发挥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用。
‧贵妃驻颜秘方———龙眼
相传杨贵妃有次生病没有食欲什么都不想吃,宫中御医向皇帝推荐一种水果给杨贵妃服用,贵妃吃了这个水果不但恢复食欲治好病,脸色也越来越红润有光泽,皇帝龙心大悦赐名水果为桂圆———贵体复原的意思。
桂圆又名龙眼,是热带气候地区盛产的水果,也是重要的补养类中药之一。其肉甘温,有益气补血、养血安神等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型的贫血、面色萎黄及食欲不振人群。
‧乌黑亮发妙药———何首乌
何首乌这味中药乍听之下颇像人的名字,的确,何首乌是纪念一位传奇人物得名。
唐朝有位叫何首乌的人,他的祖父年过50岁还没有孩子,有一天偶然挖到一株植物,邻居开玩笑说:也许是天赐神药让你身体强壮。想不到服用之后旧病痊愈,还得一子。之后儿子和孙子何首乌也继续服用此药,活到了100多岁仍精神充沛头发乌黑亮丽,邻居们也纷纷使用此药。人们就用孙子的名字称这草药为“何首乌”。虽然何首乌故事传奇但功效确实显著,生的何首乌功能偏于解毒、消痈;用在滋补方面必须炮制过就能达到补益精血、乌发强筋骨、补肝肾的效果。
‧通经活络妙药———威灵仙
“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酒煎,一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威灵仙是一种专治风湿痹痛及卡喉的草药,如歌诀上所说,细小的骨头或鱼刺卡咽喉的临时急救用药,加上它辛散善行通利十二经脉有效的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咽喉用药———木蝴蝶
木蝴蝶因外型扁平薄宽如蝴蝶翅膀、风吹起来又像一张张轻透的纸,因此又有个浪漫的名字———千张纸。木蝴蝶口感带点微微清淡苦味,恰恰这种苦却是入肺经、肝经两经;用来治疗风热或燥热型咳嗽咽痛、又能清降肝火、缓解急躁不安的情绪。每次在烧烤或煎炸类食物大快朵颐后,冲泡一杯木蝴蝶加入少许的冰糖的药茶,能平衡厚重口味及预防燥热产生。
‧理气要药———佛手
佛手乃植物佛手的果实又名佛手柑。
因果实金黄细长弯曲,仿佛画像上神佛的手指因而得名。佛手全身是宝,不仅果实可以入药、根茎、花叶也是良药。性味辛苦甘温,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解酒功效。应酬饮酒过后或进食酒腻不消化食物,可以冲泡一杯“醒胃茶”来缓解身体及肠胃的不舒服。
醒胃茶:佛手10克、陈皮3克、生姜3片、冰糖少许。上述药材加入300c.c水煮成150c.c.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