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奖不停,为什么?!

$
0
0
站在万人景仰的奖台上接受授勋及嘉奖,这种感觉到底是荣誉、喜悦、骄傲还是压力呢? 两名保险界精英,从2007年开始,就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国内外金融保险界大小奖项,在颁奖典礼上独占鳌头,此刻对他们而言,领奖仍是持续不断追求的目标与挑战。 奖,精英前进的动力 “耶,我又成功了!” 有人视奖杯为一种奖励,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压力。无论如何,在江籽見与陈佳辉那“没有不可能”的世界里,却把领奖视作一股推动力,让他们在保险业界越闯越勇,蝉联冠军宝座。 在百万精英的会场里,等待大会宣布名字然后上台领奖,这滋味叫谁都难以忘记。在刚结束的“2013国际龙奖IDA”上,同是OTS保险集团营运董事兼丰隆集团营业主管的江籽見与陈佳辉双双荣获IDA白金奖,不仅为我国与该集团在国际舞台上杨威海外,也让自己与团队在成功旅程碑上,往更高层次的目标晋级。 成功法则 江籽見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与喝彩声中,再次肯定了自己当初从工程师转型寿险业的决定。 他回想起当年让他投入OTS集团的转捩点,“当时我只是兼职做保险,没想到却被(OTS)公司终止!” 领过3个月“零鸡蛋”的业绩单后,公司发出最后开除职务的通知。受到如此的屈辱打击,江籽見不禁反省,“我赫然发现自己在这几个月内一事无成,做事越来越没冲劲,正职的工作又疲于奔波,毫无目标。于是,开始问自己怎么老是做不成功,是否方法错误。那时,太太建议用Michael Tan(OTS创办人)那套成功法则试看看。” 有了妻子的鼓励,江籽見决定全心全意跟随着上线的做法,全职投入保险业务,这个决定也让他开启了光辉人生的序页。所谓“置诸死地而后生”,江籽見在进入保险业6年后的今天,已成功打造出一个拥有约500人的团队,并持续每年突破3位数的业绩成长量。 创造佳绩 另一位三十而立的后起之秀陈佳辉,同样在6年前加入OTS集团。留学国外的他没丝毫架子,反而亲和力极佳,让他在处理银行与保险业务时都一帆风顺,短短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全球寿险的百万圆桌会议(MDRT)嘉奖。然而拥有强烈野心和斗志的他不甘于此,于是在他全职投入保险业后,创造了空前的突破性佳绩。 没有做不到的事 每个奖项都是一次的突破,记录着那一刻的光辉成就,还有得奖者所付出的努力。人非机器,在重复工作时易感到厌倦、疲乏。“尤其以突破目标为主的寿险业,更需要给每位业者一种勉励和肯定,才有源源不绝、不断向上的正面动力。”江籽見鼓励业者应该持续保持拿奖记录。 为何总有人觉得目标难以达成? “原因是他们只看到不可能。做不到不是因为不可能,而是他们在还没有成功做到时,就选择了放弃和离开。拿奖就是一个肯定,证明你的付出,鼓励你今年做得很好,明年得努力做得更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若不付出努力,也不会见到丰硕的成果。 对企图心强的陈佳辉而言,追求极致已是必然,“如果退步当然会失望,不过我从不轻言败,字典里没有‘放弃’。” 这压力将让他拥有更多动力再次重登宝座。 拿奖的意义 1.团队的努力一般认为的百万圆桌会议在寿险业界是个非凡的荣誉,然而对精英而言,这不过是小菜一盅,真正意义重大的是主管级别的奖项,那来自全体团队一起努力争取回来的殊荣。 “身为保险代理,获奖是一种对自己努力的肯定;然而如今身为主管,得奖就不再只是为个人,而是一整个团对共享的结果。”陈佳辉表示。 2.动力的催化剂国际IDA龙奖的优秀主管白金奖,并非人人可得。角逐此大奖的优秀主管,必须在国际金融寿险业中有非凡成绩、同时旗下的12名主管也要符合相关资格。陈佳辉与江籽見同时得此荣勋,不单为个人里程再创一个高峰,更为旗下团队与组织打了一支强心针,集团上下与合作伙伴皆为此感到无比光荣与增添信心。 这个奖项对两人而言意义颇重大,第二次荣获此奖的陈佳辉表示,“虽然去年也获得此奖,不过当时未能参与在国外的颁奖典礼,今年终于有机会体验现场盛大的氛围,很难忘。” 3.与全世界精英竞争对江籽見而言,荣获国际IDA龙奖优秀主管白金奖是特别的。这与平时个人与团队的荣誉不同,这次他是站在会场上,身边都是来自台湾、香港、世界各地的成绩卓越的寿险精英,这个奖让世界看到他们的团队,肯定团队的的实力。 江籽見得奖辉煌记录 ●曾创下丰隆集团机构(HLA)史下第一位双料冠军(Champion Rookie UM cum Champion UM)。 ●2013年国际龙奖IDA优秀主管白金奖。 ●2013年NAMLIFA AKARD卓越领袖奖第5名。 最深刻的获奖经历 从第一次踏上奖台,到如今领奖已变成一种习惯的陈佳辉而言,那种第一次领到奖项那种兴奋、感动与喜悦的感觉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就感的满足,与完成任务的使命感。 现在两位精英把个人荣誉的挑战,延伸至栽培新人、团队、甚至是整个集团追求卓越的目标。“如果我们的队员和伙伴们超越我们,能青出于蓝,这样我们才算真正的成功。”江籽見热切的希望。 江籽見回想第一次获得“单位优秀主管奖项”时的感动,也是他继续为团队奋斗的原因与动力之一。再来,就是当他目睹手下的代理与主管上台拿奖时,身为前辈的他,竟比自己获奖更有感触,“每当领奖时,我都想一整队团员可以一起上台,他们才是真正执行者,这个奖是凭他们的实力而取得的,看到他们实至名归,我也倍感欣慰。” 一年后,陈佳辉也荣登“单位优秀主管”宝座,同时他屡创了集团的最高生意额,在去年还突破了3000万的非凡业绩,让他在今年9月中旬,在全国寿险与财务顾问协会(NAMLIFA)的“AKARD卓越领袖奖颁奖典礼”上,将荣获全马卓越寿险与财务领袖之冠军,而江籽見则荣获全国第5名。 竞争管理 卫冕冠军的压力不轻,因为第一名永远只能有一位。江籽見与陈佳辉,俩人前后加入OTS集团,一起努力奋斗,并在同一时间升级单位及机构主管,建立百人团队,这两位旗鼓相当的同事,既是朋友又是竞争者。 站在鳌头上,江籽見并不认为拿奖会有压力,反而要让生意伙伴和旗下团员都能获得成功,对他而言才是真正挑战。“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别人而走,因此我们一直尝试新的方式让大家接受,一起跨步向前迈进。”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每一个人都是挑战者,大家一起“齐齐拍着上”。 江籽見认为无论未来夺冠与否,都要让自己保持在优秀的队伍内,时刻警惕自己、鞭策自己,因为不进则退。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人一起,潜移默化间就会形成团队的一份子。因此若要成功,当然要跟优秀的精英混一起。 问他们怕不怕树大招风,成为大家挑战的对象,他们谦虚地回答,“与其害怕被人挑战,更怕自己松懈下来,因为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 最后,两人也勉励职场的人士应设定所要达成的目标,无论有多困难,都要尽力去争取胜利,“要拼才会赢!” 陈佳辉得奖辉煌记录 ●成为国内保险业界第一位最年轻且突破3400万令吉业绩的机构主管。 ●2013年国际龙奖IDA优秀主管白金奖。 ●2013年NAMLIFA AKARD卓越领袖奖冠军。 寿险业界菁英终极追逐奖项: 国际龙奖IDA: 由保险行销集团(IMM International)于1998年设立的“国际龙奖IDA(International Dragon Award)”是世界华人金融保险界最高荣誉、最具权威的奖项,每年吸引全球无数精英业者参与,获得此奖等于在国际寿险业界有一定贡献与影响。 NAMLIFA AKARD卓越奖: 由全国寿险与财务顾问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Life Insurance & Financial Advisors,NAMLIFA)在2004年正式推介的“AKARD卓越领袖奖”,被誉为国内寿险领域优秀代表的证明,以表扬业绩卓越的杰出代理员。个人奖项包括个人销售新星奖、个人销售金奖、个人销售白金奖及个人销售钻石奖;领导层领袖奖项,包括AKARD直属领袖销售奖、AKARD百万元区属组织销售奖等。 拿奖的重要性 品牌建立:当团体持续不断拿奖,就为企业竖立了一个优良的品质保证,与良好的名声。 信心肯定:对组织上下或外界生意伙伴的一个交代和建立一个信心肯定。 热忱鼓励:对组织内的人付出努力的一种鼓励和回馈。 目标方向:达到一个里程碑,往更上的目标前进。 吸引人才:吸引到有野心、想角逐荣誉的人才,激发斗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