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24节气之首,立春一到表示阴寒湿冷的气候将慢慢退散意味着冬季结束迈入新的一年即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体也随着气温的回升,湿冷的退散而有所改变。掌握好立春节气让自己在新的一年更有朝气更加健康。
1.肝脏的调养
2015年立春在2月4日,立春一到表示春天即将展开。中医五行学说中肝主春属木主升发,春天养肝特别重要。肝的涵意很广,除了包括肝胆系统中医更把情志、女性月经及乳房范围和筋骨等都列在肝脏主管的范畴。
饮食上: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食品。选择当季盛产的红枣、蜂蜜、春笋、豆芽、山药、花生、李、桃等蔬果及青绿色食物;热性的羊肉及辛辣类的饮食尽量少吃。
穴位应用: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是肝经重要穴位之一,能疏肝理气、解除压力、缓解头痛。
章门穴:人体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按摩此穴能帮助消化功能、缓解情绪焦虑、调整气血。
2.心脏的调养
心脏五行属火为木之子,在这时期对心的保养着重在两方面:强母及保心气。肝为心之母,心的健康取决于肝。食疗上及穴位按摩上参考肝脏调养部份,母强则子壮;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神明相当于现代所谓的精神及EQ管理,心气旺心血盛则精神饱满,睡眠品质良好不易健忘。
饮食上:红豆、紫米、燕麦、南瓜、松子、莲子、葡萄、龙眼、豆豉等红色的蔬菜水果肉类皆可。
穴位应用:
内关穴:前臂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能缓解心悸、胸闷、失眠、眩晕等症状。
极泉穴: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可以用来急救也用做日常保健穴位预防心脏疾病。
3.脾脏的调养
脾脏五行属土,肝主木、木克土,所谓木克土是指平常脾胃功能不足或亏虚的人群立春之后再加上肝脏气血失调情况下,更佳影响消化功能,如腹胀没有胃口、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食后不消化、神疲乏力的症状。
饮食上:着重健脾益气养血,多选择外表色黄或性味甘平入脾经的天然食物蕃薯、南瓜、红萝卜、山药、生姜、芡实、薏苡仁、莲藕、荞麦、鸡肉、龙眼。
穴位应用: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血海穴:膝盖骨内侧上缘约三指宽的筋肉沟处。
4.肺脏的调养
肺主皮毛、主气司呼吸,立春期间的天气由寒转暖或由湿转干,寒湿、风寒之气纷纷发于体表由肺来宣发,常见到就是皮肤瘙痒及咳嗽感冒不断的问题,相当于现代所说的流感、肺炎、过敏性皮肤炎,因此肺脏的养护更为重要,白天选择阳光明媚散步、太极或气功等柔性运动来增加体内阳气及帮助肺气的宣发,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避免在雾气或湿气重的夜晚及清晨活动反而加重寒湿损伤肺脏。
饮食上:玉米、薏苡仁、鸡肉、白木耳、燕窝、菠菜、香菜、丝瓜、白萝卜、梨、橙、柚、核桃、白果等色白益气润肺之品。
穴位应用:
经渠穴:前臂掌面腕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的症状。
尺泽穴:肘关节中肱二头肌腱外侧凹陷处。按摩此穴能益气润肺、减少皮肤瘙痒。
5.肾脏的调养
肾主水为肝木之母,虽然立春后肝脏当令,但其气血的旺盛主要来源于肾,强母实子格外重要。肾为人体先天之本掌管人体元阴元阳,立春后的户外踏青、爬山及运动能加速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可是特别注意运动的强度,大汗淋漓反而会消耗人体气血损耗元气对肾脏保健反而起负面作用。
饮食上:黑色入肾,挑选天然颜色深或黑食品大多都有滋养肾脏的作用,如黑豆、黑芝麻、桂圆、虾、腰花、黑木耳、桑葚、核桃、韭菜、枸杞等。
穴位应用: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间凹陷处,足掌的前三分之一。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和安眠的效果。
太溪穴: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能治疗肾气血不足的头痛目眩、耳鸣、月经不调、健忘、腰脊痛与四肢不温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