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南度登仁波切(Anam Thubten Rinpoche)再度来马教导禅修,而其第一本中文译作《你原来的面目》也在国内出版。现走访该书中译者郑振荣居士,谈翻译的因缘與过程,另节录新书内容分享予读者……
甚麼因缘翻译此书?
郑振荣:自2012年,很幸运接触阿南渡登仁波切的教法,像是遇到了一股难得的清泉,洗条蒙蔽封锁的心灵。
仁波切的教法更適合活在繁忙急进社会的现代人。就像他所说,並不一定要剃度出家,依據佛教传统寺庙的生活方式,或远赴深山才能修行。修行並不具备任何的条件,而修行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实践。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这也印证佛法其实就是生活的之道,两者本来就分不开。
佛法真义生活化
也因为仁波切瞭解现代人繁忙急促的生活,大部份人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传统修行的仪式上,他依據他亲身修行的体验,将佛法的真义生活化,用最直接了当,浅显易懂的方式與大众分享。人生之无常與珍贵也不容许我们一再浪费时间,兜兜转转。
仁波切通过他的教法,让我们知道证悟能够发生在每一个当下,並不遥不可及。他也说:“我们被迫要证悟,不然,它(世界)会把我们给逼疯。”
我深深感恩仁波切如此殊胜的教法,一心想要與更多人分享。因此,我在2013年初恳求仁波切让我初次尝试将他的英语教法译成中文,也让中文读者能够共沾法喜。就在仁波切的慈悲应允下,我开始著手翻译仁波切的第一本中文书。
书本特点在哪裡?哪些地方为你带来启发?如何在市场上推销?
郑振荣:这本书是结集仁波切过往在美国加州禅堂七个非常精要的开示。它的特点就是仁波切用精简的文字與方式直授心法。
在某个程度上,本书超越了宗教與文化的藩漓,印证真理是超越所有宗教與文化的。因此,我个人认为这本书除了让佛教徒超越传统仪式,重新探讨佛法核心之外,也更適合不同宗教與文化背景的读者一起来探讨真理。
本书的另一特点就是强调修行实践的重要性,除了从书中悟出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修去体验真理。因此本书也附送一张仁波切的禅修导引的录音CD。同时,CD附有两首诗词唱颂。
其中一首是仁波切在他之前出版的英文书里的诗词,取名为“如是”。另外也为“四无量心”全新谱曲唱颂。
这本书将会通过Dharmata House(如是工作坊)发行售卖,所有收入也将尽一份绵力用作护持仁波切在全球的佛法弘扬事业。
出版过程曾面对甚麼挑战?
郑振荣:很幸运在出版这本书的过程当中,並没有遇到甚麼重大挑战。深切感恩所有佛友及同伴们诚心尽力给於协助,才得以如期圆满完成出版此书。
你以甚麼心情参加仁波切的新年禅修营?
郑振荣:这回是仁波切第二次到马来西亚来弘法,我期待了很久,因此很珍惜與把握这殊胜的機会,报名参於仁波切亲临指导禅修及授法的6天5夜的禅修营。
由於碰巧这回的禅修遇上华人农历新年,我个人觉得能在新一年的开始参於修持,是何等殊胜和珍贵。我相信参加禅修营,也能带来如欢庆分享新年(新生命)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