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用现代语言说故事,让观众明白经典戏剧不一定沉闷与深奥。
就算没有庞大的经费制作漂亮的布景道具,没有乐队的现场伴奏,没有强大阵容的演员参与演出,《高加索灰阑记》依然可带给我犹如身在百老汇剧场的美好感觉。
来自美国的愚人剧团(Wandering Fools),汇集了戏剧各流派艺术家,成功将《高加索灰阑记》呈现于观众前。该剧是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根据中国元朝杂剧《灰阑记》改编。
故事背景是革命的中世纪。格鲁吉亚发生内乱,贵族推翻大公、杀死总督。总督夫人弃子外逃。女仆人格鲁雪辛苦养育被遗弃的总督孩子。
内乱结束后,总督夫人为继承财产,派人强索孩子,格鲁雪被告至法院。法官阿兹达专为穷人伸张正义,内乱平息后他险被富农打死。大公为报答阿兹达曾救他,因此任命他为法官。他将孩子判给了格鲁雪。
6名演员扮演60角色
剧中,6名演员扮演60个角色,除了格鲁吉亚、大公、法官等主要角色,也扮演动物,如牛。道具方面,使用麻绳、麻袋布、水桶和石头,以戏剧手法转化成河流、道路、大门、桥梁、婴孩、武器等。服装造型设计,麻袋布变成演员的头饰、领带和衣着,发挥想象力和创意。
剧里由始至终没播放音乐,而由演员扮演说书人自弹自唱,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浅白的说故事方式,引导观众了解剧情。为使音乐更加丰富,演员们以合音演唱、哼鸣、呼吸声等,柔美地与乐器声响结合。音效方面,演员们应用道具的敲击、口技制造效果营造气氛。
全剧约两小时,上半场的呈献很出色,出乎我想象之外。然下半场,近半小时采用手电筒灯光和手提灯来照明,频密射向观众,令人觉得刺眼,让观众眼睛感到吃力。
重新演绎的《高加索灰阑记》值得一赞,导演显然对剧本有着深刻的了解,并且用现代语言和方式来说故事,成功让观众明白,经典戏剧不一定沉闷,也不一定深奥。
舞台剧:《高加索灰阑记》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