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牆上的明信片派对

$
0
0
明信片就是一张四四方方的卡片,要说特别就在于“图画”的呈现。 在一幅贴满超过1300张明信片的墙上,壮观肯定不在话下,而最特别的是,每张明信片都是以马为主,图中马的造型设计更是形形色色;这张是日本人画的、那张是伊朗人画的、另一张是印尼人手工制作的……这面墙仿佛是在“挑战”观赏的人:“这些马你有看过吗?” 创意就是要这样玩! 来呀,“招兵画马”啊!无需刀枪作战,只要善用画笔、相机或电脑就行。 在学院美术讲师许森和的号召下,来自16个国家的艺术爱好者踊跃响应,纷纷“差派”手下最得意的骏马奔驰而来。 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千马陆续驾到,准备以最佳的姿态展现人前。从墙的这一端至那一端,密密麻麻的千张明信片色彩斑斓,叫人眼花缭乱却又不想错过任何一张佳作,不得不佩服这些艺术爱好者的画功和创意。 农历新年刚过,2014年依然是马年。在这年初,一群艺术爱好者以最具创意的方式设计马年明信片,当中有绘画、素写、相片、拼贴、电脑绘图、书法、文字等等,无论是何种形式,每一张明信片都代表着一个祝福。他已申请列入大马记录大全,目前正待批中。 自认较传统的许森和喜爱做布置,特别是农历新年,更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这无形中成为他的兴趣;直到今天,他仍热衷于布置工作。目前于创育学院(Alfa College)任教,他把最擅长的布置手艺也搬到学院去了,以增添新年的好气氛。 结集16国创意 配合今年马年,他邀请来自国内外的艺术爱好者一起画马,以画送祝福。他先通过面子书(Facebook)号召在籍学院生,接着也邀请了在国内外工作的校友和艺术爱好者,没料到大家的回响热烈,收集到的明信片越来越多,大约有1300张来自16个国家,参与者的年龄介于4岁至80岁。 集合创作力量迎新年 “看到反应如此热烈,我心中有一个感想。当本身散发出一种正能量时,这股力量是能让大家感受到的,并愿意共同一起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我希望借着这个温馨感人的活动把大家紧系在一起,用我们创作的力量迎接幸福的新一年。 “我向一名日本朋友提起该项活动,她马上通知身边的朋友,连她80岁的母亲也参与其中,就这样‘口传口’的宣传收集到逾30个作品。对我而言,每收到一张明信片就是一个惊喜,其中的创意设计是我意想不到的。” 面子书的使用者遍及全球,因而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朋友一起参与,包括台湾、香港、中国、菲律宾、泰国、柬埔寨、澳洲、美国、德国、英国等等。每张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各有千秋,威风凛凛的骏马、搞怪有趣的卡通马、手工制的艺术马等等,令人叹为观止。 千里传送祝福无价 大部分人都是通过面子书专页把作品上传分享,有些则以邮寄的方式千里送温情。一名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日本人花了75美金(约248令吉)邮寄4张明信片给他,令他非常感动。为了传送一份祝福,行动上的支持往往大过于金钱。 此外,他们也到访一所小学,与约650位学生一起画马。难怪在千张明信片中,不时会看到一些画风稚气的马,童真无邪表露无疑。 除了明信片,许森和也增设了多媒体短片、立体马和剪纸的展示。多媒体短片主要是目前修读多媒体系的学生制作,立体马则由美术系的学生创作,而他本身则展示剪纸艺术,自画构图,制作了3套不同花样的剪纸作品。 想要亲眼目睹千张马年明信片之“风采”的朋友,千万别错过他们于4月初在Empire Shopping Gallery举办的展览会,届时将开放予大众观赏,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国外艺术爱好者之作: 张咏杰●英国留学生:活动重点在于心意 张咏杰认为,该项活动的重点不在于把明信片设计或画得多美,而是每个人的那份心意;通过从世界各地收集祝福再分享给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从去年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明信片。出国留学后偶尔在旅行中会寄明信片给亲朋戚友,却发现几乎每张明信片都大同小异,他决定把自己所看到风景和心中的感动画在卡片上,创作独一无二的明信片与朋友分享。 “记得在去年暑假到欧洲骑车旅行时,我把画具一起带上,看到一些特别的景色就当场画下来,然后当天寄出去。有一次,我从比利时骑车过境荷兰,还有一张贴着比利时邮票的明信片还没寄,边境周围又没有信箱,最后只好拜托前一晚借宿的爷爷帮忙寄出去。我通常是用普通的画纸和水彩或钢笔上色,有时真的会担心它是否安全地被寄送出去,或在寄送途中因某些因素而毁坏……庆幸的是,目前寄出去的都相安无事。” 郑迦俪●会计师:勇敢交出作品 郑迦俪为了这次的自制明信片活动,召集了57岁的母亲、4岁的女儿和一些朋友共同参与。“我一向来都非常喜欢中国水墨画,所以这次采用毛笔和墨汁画马。一位同事建议我模仿别人的作品作为开始,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用水墨作画,于是我先上网参考别人的作品。”她对第一次创作蛮满意的。 经“研究”马的何种姿态较有意头后,才下笔,从磨墨到作画的过程都很有趣。 “想到作品张贴在学院,就有点担心和压力。毕竟我的绘画功力未到家,欠缺自信心,担心会影响其他优秀作品。但我还是尽最大的努力画好并勇敢的把作品交出去。” Yoko Yamaguchi●家庭主妇:积极广邀朋友参加 Yoko是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日本人。她与许森和已有将近20年的交情,其中的18年却不曾见面。直到去年12月,她来到吉隆坡与老友相见,得知他正在筹备马年明信片的事宜。 回到日本后,她马上把这个消息上传至面子书,邀请朋友们参加该项活动。数天后,有一位朋友的5岁女儿寄给她画着一只可爱的马的图像,令她大为感动,接着便陆续收到来自各方的作品;对她而言,这就是友情的力量。 “我本身也有画了几张马图。由于我是日本人,所以我添加了日式的感觉和色彩。此外,我的母亲今年81岁,也以中国水墨画的方式画马。” 90后的创意力量 在这资讯爆炸与创意当道的时代里,人人讲创意,人人追求创意,90后中的佼佼者更是爱打“创意牌”,以吸引众人眼球。创意吸引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起来看看90后的新生力量所展现的超凡实力,张张天马行空的马年明信片设计,你喜欢哪张呢? 涂竞文●19岁:‘拍马屁’简洁明了 新加坡某频道的农历新年贺词“马年拍马屁,大吉又大利”,在网上引起非议,商家炮轰贺词含贬意。即使“拍马屁”上不了台面,但依然有许多人借着“拍马屁”与人建立良好的交际氛围、提高工作效力,甚至助你一臂之力。 涂竞文就看过不少爱“拍马屁”的人,这让他产生了灵感,创作出耐人寻味的搞怪明信片。 “我一直在想要以什么手法来表达‘拍马屁’的构图。经过一番资料搜寻,我决定以卡通的手法呈现,增添趣味性。一个人拿着一台相机拍‘人头马身’的屁股,体现‘拍马屁’的字面意思,简洁明了。” “其实,制作时间并没有很长,我把学院所学的运用出来,很快就完成了;然而,寻找灵感是最花时间的一环。” 林志伟●22岁:隐藏着诡异感 林志伟画了5张作品,每张都有各自的风格。 配合农历新年,他把马彩绘成“七彩马”,缤纷的色彩总是能令人心情大好。 在作品当中,有一张特别显眼。那是一只“超现实”的马,隐隐散发着一种诡异感,他称那是他喜爱的类型之一。“当我看到许森和在面子书召集艺术爱好者时,我毫不犹豫就开始创作了,大概用了一天的时间来画。其实,整个过程并不难,只是那个‘超现实’的马比较考功夫,因为采用了很多复杂的线条。” 陈怡琪和陈怡静(双胞胎)●19岁:泡棉材质制明信片 陈怡琪选择制作泡棉材质的明信片,原因是一般的明信片是纸质的,一旦被雨淋湿就很容易糊掉,整张明信片就毁了。泡棉有防水的功能,可减低被雨水淋湿的风险。 “我在泡棉上先画出一匹马的草图,然后在线条上戳一个个小洞,再用白色的笔跟着小洞画出一匹马就完成了。” 妹妹陈怡静则以剪纸的方式制作了5张明信片。 她用简单的剪纸方式剪出了马的形状、2014年的字样等等。两姐妹一起在家创作,彼此交换意见和沟通,才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罗慧怡●18岁:立体马克杯 不懂你有没想到,“马克杯”也属于马年的“周边产品”?是的,至少它的中文名称有个“马”字。在罗慧怡构思着明信片的设计时,桌上的马克杯令她灵机一动,就是它!以马克杯为主题的明信片,是以立体呈现的哦! “我把卡片制作出马克杯的造型,再贴上‘马克杯’的字体和马屁股,整个感觉就很可爱了!我花了约2个小时的时间,割字和制作杯子的弧度比较费时。” 张伟鹏●18岁:人脸换成马脸 很多人喜欢在新年期间来个“小赌怡情”,这令人联想到扑克牌。他的灵感不是来自牌桌上,而是老师送他的一副扑克牌。 “我选用‘国王牌’(King),把人脸换成马脸。过程中的最大挑战是,由于牌的图像是一种镜面效果,所以我必须使用相机拍摄同样的效果,再用电脑做修改。” “我目前只是摄影初学阶段,还不太会拿捏,所以花了蛮久的时间来拍摄;尤其是角度一定要对得刚刚好,稍微有偏差的话,整体就会失去平衡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3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