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香蕉的时候,我会变得格外本土,宁取本地大蕉,回避美国产品。因为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吃到了带血的香蕉。
由于美国曾经长期把拉丁美洲当作是它自家后院,所以拉美知识分子的反美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了。且试着站在马奎斯的角度来想,那场可怕的“香蕉大屠杀”就发生在他老家,是他童年时代挥之不去的顶上阴云,而促成这次惨剧的势力则是他成长的背景;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叫做卡斯特罗的家伙,胆敢在美国后院动土,推翻了美国支持的古巴政府(当时,古巴的真正权力核心其实是美国大使馆);马奎斯能不高兴?能不把古巴当成明灯?能不崇敬卡斯特罗吗?
问题在于当年那场杀戮的刽子手是哥伦比亚军方,表面上看和“联合水果公司”没有直接关系,和美国更隔了十万八千里,马奎斯又怎能把账都算在老美头上呢?
所以我们就得说说“联合水果公司”这家企业。
香蕉当伙食给工人吃
一开始,只不过是个美国商人拿到合约,替哥斯达黎加政府修建铁路。但因为政府后来缺钱欠账,就只好付出铁路沿线的土地,以及99年营运铁路的权力当代价。这个商人又想到了一个妙招,用那些新到手的土地种香蕉,再把价廉物美的香蕉当伙食给工人吃,如此一来,养活铁路工人的成本就能大大降低。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DNA逐步成形,孕育出日后那家势可敌国,犹如殖民大庄园般的跨国集团。
一家以运输工程起家的公司之所以改行卖水果,是因为把香蕉运回美国赚的钱,要远远多于在拉美贫困国家卖火车票的收入。经过几轮并构,“联合水果公司”诞生了,不止垄断北美香蕉市场,还在整片中美洲当上了最大雇主和最大地主。
垄断北美香蕉市场
他们做买卖的方式,是连李嘉诚都要嫉妒的。首先,来往加勒比海和美国的船运是他们的,中美洲地面上的铁路也是他们的,铁路沿线的土地还是他们的。在这个区域之内,绝大多数的零售和服务也仍然是他们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商业圈地,生活在上头的人都是他们的雇员,而这些雇员的支出则几乎全部回到公司的口袋里头。情况就好比一个放大了10倍的和黄系,再加上领汇、港铁、汇丰和中银。
不准农民自种香蕉
能够长得这么大,各国政府功不可没。由于他们投资钜大,所以官员们总是愿意开出优厚的条件,免税、免租,不一而足。凡是遇到阻碍,便出动最古老的办法———贪污。所以“联合水果公司”铁路经过的地方,政府都不会另建公路,以免造成竞争。凡是他们种植园以外的土地,也不准农民单干自种香蕉,以存“联合水果公司”的排它权益。
当然,这会引来许多不满,而不满的工人一旦组织起来,意识形态自然左倾。渐渐地,这些地方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政治反对派,政纲就是对付“联合水果公司”,许诺一个更公平的经济环境,甚至国有化它的产业。为了保障“私有产权”,“联合水果公司”必须搞定真正的老大。
幸好冷战时代,华盛顿容易支使得很。国会议员和他们的代表说客固然有着深厚友谊;便连白宫,他们都能上下其手。艾森豪当总统的年代,国务卿约翰杜勒斯与中情局老总艾伦杜勒斯都当过“联合水果公司”的法律顾问。
他们两兄弟曾经联手把瓜地马拉的首位民选总统阿本兹定性为“共产主义者”,(也就是誓言要对抗“联合水果公司”,要提高最低工资,以及扩大教育基建的人)然后策动政变把他赶走,成功扶上一个独裁军人政权,好稳住“自由世界”的阵脚。于是“联合水果公司”
又在瓜地马拉兴盛了好几十年。而这次政变,只不过是他们涉入中美洲政局的案例之一罢了。
伤害工人权益
说到这里,“香蕉屠杀”的背后故事,大家自己也就可以想像得到了吧。
“联合水果公司”的名字太臭,它治下那片广大土地“香蕉共和国”的绰号也早已狼藉,如今它已更名为“金吉达品牌国际”;可它的作风却没变多少,不止仍然传出伤害工人权益的丑闻,前几年还被媒体揭发资助哥伦比亚反政府游击队。直到今年,它还在游说美国国会,反对一项禁止资助恐怖活动的法案,因为这项法案会影响到它在中美洲的“活动自由”。
所以在吃香蕉的时候,我会变得格外本土,宁取本地大蕉,回避美国产品。因为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吃到了带血的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