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副刊
Browsing all 613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有话要说:物件放回原处

为了剪纸,我往书桌上寻找剪刀,但东找西寻皆不见剪刀。 “谁拿我的剪刀。”我气恼,大声嚷叫。 但是没有任何人回应。这情形已不只此次。 “用毕物件放回原处”这良好习惯,从小,父母予以教导,学校里,老师也给予教导。可是,却有许多人“用毕物件不放回原处”欠修养的劣行。反之,物件似长了翅膀,生了脚,各处“落地生根”。 不良习惯...

View Article


张毅全人在江湖:辣子鸡

今日出差,早餐只吃面包,午餐时间饿得脚发软。想到午餐要吃啥,不由得皱眉头。 正当这个文明世界尚有冻死尸,我则与许多上班族一样,几乎每天都在烦早午晚餐要吃些什么,想起真罪过。走出客户的办公室,像个WalkingDead行尸,往小食中心走去。 漫无目的,只好走到哪吃到哪。没有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 突地闻到一股极香的味道,有点辣,带有肉香,还有其他香味混杂在一起。...

View Article


小块精采:想嫁又不承认

很多女人想结婚,却开口闭口把“不婚”挂在嘴上,让想靠近的男人都退避三舍。 女人性格就是“心口不一”,明明一天到晚去找月下老人问姻缘,但又常骂男人骂感情,愤世嫉俗。虽然女人不必为了找到感情,就伪装自己,但成天表现负面情绪,请问有哪个男人想靠近呢?...

View Article

百字专栏:石臼

厨房角落里的石臼,只有一个大碗般的大小,却十分沉重。石臼有着深暗的颜色,在灰黑色的石质里间杂着晶莹细碎的白色石头结晶,而且表面非常的粗糙。石臼的形状一点都不花俏,就是这么一个凹陷成厚碗形状的石头,没有刻意的花纹或匠心的雕饰,朴拙得仿佛除了是一个石臼之外,它就什么都不能是了。

View Article

游目四顾:找寻上海的鲁迅

大约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1936年逝世为止的10年间,鲁迅大多数时间在上海。他为左派思潮的效劳,旁助了共产主义的成长壮大,也是他在上海那些时日完成的——— 研究鲁迅的学者以及仰慕鲁迅的人,不去浙江鲁迅的故乡找鲁迅,也不去北京找鲁迅,几乎都偏重找寻上海时代的鲁迅。...

View Article


南方行脚:走上步行街图的新山

90年代以后,新山人对新山“熟悉”性的“保鲜”期变短了。别说纱玉河畔的老巴刹早就被办公楼取代了,连第二代的阿福街大巴刹的影子也被城市广场压得无影无踪。 过去,谁也没有想过,新山得有一份步行街图。因为,每个老新山的心里,自有一份从小便深刻烙印的街道图。这个过程,有个词:熟悉。 对新山老城区的熟悉,是包括招牌、脸孔甚至声音与滋味。...

View Article

幸福慢骑:让脚车融入生活

几十年前,踩脚车在我国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玩意。 印象中,婆婆就是每早踩脚车出去买菜,下午再踩脚车去打麻将。当时街上常看到很多人在踩脚车,无论菜市、工厂、学校都放满了脚车。那些年,脚车自然的成为多数人的代步工具,更是很多小孩梦想玩具(我本身就是其中一个)。那年代,街上来来往往的脚车或响起的脚车铃铃声……总是那么自然,那也是生活。...

View Article

广东·梅州 寻根之旅

梅州是世界客都,也是客家人家祖籍地。为此展开一趟寻根之旅,去了梅州(旧称嘉应州或梅县)。梅州回来,什么围龙屋啦,梯田啦,客家文化览胜园啦……什么梅菜扣肉啦,酿豆腐啦,碗糕啦……只要提起那里见到的好风光,吃到的好东西,就眉飞色舞。 走吧,搭上廉航,飞行2556公里抵达广州;再转乘火车,途经380公里铁路,游梅州去。 绿色的大海...

View Article


食膳养生:吃出圆润挺拔 丰胸迷思

乳房被比喻为女性生命之花,因为它形态圆润,质地柔软,丰胸挺拔。 有患者花大笔钱到美容院埋金线,据说可托胸至少5年,但是投诉说,2个月后,左看右看好像没两样。故到诊所耒做针灸丰胸。一次体验,自觉非常好,再耒疗程。另一追求真善美商业女强人,波波是够挺了,还想更上一层楼;又有美容师,听闻针灸术的神奇,亲自体验后,赞叹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丰胸潮流...

View Article


法国Jules 红酒界潜质股

法国红酒,令人如痴如醉,一般人都向往“钻色级”的品牌,主流红酒当然受人欢迎,但也别小看非主流品牌的红酒,它同样可以让你舌尖体验不一样的味蕾享受,而Jules就是如此在红酒界里,一步步实践红酒的优质最好层次。 在全世界所有产国中,法国不仅拥有最多元的红酒风格,也是生产数量最繁多的精彩红酒的国家,同时也拥有着最多的顶级酒庄,以及一些新兴的酒庄。 打造自家事业...

View Article

味觉现象:香蕉共和国

在吃香蕉的时候,我会变得格外本土,宁取本地大蕉,回避美国产品。因为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吃到了带血的香蕉。...

View Article

科研之外:吃在德国 爱上甜点香咖啡

1980年,我们科访比乐费(Bielefeld)大学时,一对年轻德国夫妇,请我们到他们家吃晚饭。沙拉冷肉加乳酪,喝白葡萄酒。我们吃了一惊。主人很了解北美来的客人。 男主人解释说,“我们德国人,早餐很丰富,中午吃热主餐,晚餐就比较清淡。” 边吃边聊,边喝白葡萄酒。我们喝到半夜才醉醺醺的离开。 穿西装皮鞋散步...

View Article

医中天地:与癌相处之道

若有癌症患者来咨询,我都会说:只要认定癌只是代谢病,有病必能医,就不可怕了。如比干若认定自己无心“无伤大雅”,就可以活下来,比干是商朝纣王的宰相。 纣王被妲己所迷惑,丧德败行、荒淫无道、巅倒伦常。因不时力谏纣王,被妲己等人视为眼中钉。...

View Article


香江寄语:投资陷阱

5月中旬,一位相识多年的朋友,打电话来约我到深圳,说要介绍一个发财的机会给我。他说只要投资几千元,几年后就可以赚得50万元。当时我很疑惑,我不知道有什么生意可有100倍的回报。 肥水不外流...

View Article

百字专栏:投稿小说

某小说杂志的主编说:你要写经济市场的小说,好。你要写社会底层挣扎的众生,好。你要写欺诈压迫奸淫掳掠,好。你要写二奶小三腐败甚至贿赂,都好。 但你不要揭丑揭短揭底,尤其是政府的,尤其是历史的。 要向前看,看阳光。别老回望,那阴暗。主旋律,国家的主旋律,健康亮丽又安稳,你要在字里行间述说希望。 主编说:我退休在望,不要有主旋律以外的麻烦。 在上海,某主编如此劝说。

View Article


夕阳之眼:几个铁盘伴夕阳

是的,我收拾起了所有易碎的东西,陪伴我夕阳人生的是不锈钢制品— 在博物馆和电视节目里面看过不少美丽的元明清历代皇家专用的瓷器,甚至失传的哥窑汝窑不在话下。 碗转人生 民间的贵族和平民则可以享受等级不同的精致食器,尤其日本各种大小不同,圆方不一,深浅各异的食器盛载美食侍餐君前,除非有特别心事,人总会全神贯注一字记之在食!...

View Article

特别为你订制 美食私房菜肴

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厨师专门为他打造菜色。 尤其是开酒店的……如金马宫的丹斯里李金友,不管是宴客或者是个人用膳,通常都是交待一些简单的事项,譬如用餐人数,价格定位,想吃或者不想吃什么,后续工作就是让他的专用厨师Chef Roy去烦。 领略到“专用厨师”的好处,李金友萌意将“金马中餐厅”重新改头换面,并添加了一项“我的私房菜”服务,让客人享受到更上一层楼,特别为他订制的美丽菜肴。...

View Article


我家私房菜

除了在越南,Cuteball Kitchen是我在本地吃到最道地的越南菜。 只是,它一个月经营两天,还要东凑西拼到8个人数才开宴…… 上公寓吃越菜 第一次摸上人家的“公寓”吃饭。 Paramount XXXX公寓……约1000平方尺大的小公寓,入门,即见饭厅,再往前就是一张沙发,引人入胜的就是露台上的锦花绣草。到他人家作客,第一守则就是尊重主人的隐私,所以,纵然是上厕所必经过3间房,都尽量目不斜视。...

View Article

艺术平台:《境/镜》舞剧

《境/镜》是DPAC Dance Company(马来西亚)、Mirramu Dance Company(澳洲)及舞蹈生态系创意团队(台湾)的跨国制作。 3个对自身文化与自然环境各有体会的编舞家,通过《境/镜》创作交会。 3位编舞家拥有相似美学概念...

View Article

艺术平台:《PLAY》融合两部 风格不一戏剧

热血小剧场于7月4至7月6日制作与呈现第二炮演出《PLAY》。《PLAY》乃演出主题,将呈现两部风格不一的戏剧给观众,分别为由许勇宽执导的《CUT》以及陈志坚执导的《The Day》。 《CUT》记载着一位剧场前辈(贺世平先生)的故事,演绎他一生对戏剧教育以及马来西亚中文剧场的发展与贡献。另一部《The Day》探讨“梦想”,带出年轻人在追求梦想时的无奈! 演出资讯 时间: 7月4日(星期五)8pm...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613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